文:妈咪OK“儿子一不满意就哭,我让他好好说,他就是不肯,带着哭腔叽歪的样子真太让我烦躁了!”好朋友雪两礼拜前和我抱怨,实在是受不了男孩子这样,你说他干嘛不好好表达非得这样,怎么才能让他好好说?是啊,似乎每个宝宝都会有这么一阵子。“你好好说!”如果我们这样规劝孩子,百分百无效,因为说这话的时候,你想的是快点终结哭的现状,却没有明白他啊……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孩子哭那真是天经地义啊。从出生开始,他们就知道饿了、困了、痛了要用哭来表达。慢慢长大,玩具找不到、东西够不着也会哭。如果一哭,我们就紧张兮兮,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在意和格外关注而更起劲。而且孩子一哭闹,我们总是习惯性的第一时间想“灭火”——让他们停止哭声,本能的反应就是“你别哭”,“你不可以乱发脾气”,“你得好好说”。但是你想要的结果,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你完全没关心孩子的着急,没有帮忙解决他的问题,比如“妈妈,我打不开这个盒子怎么办?“,“我想拿桌上的水杯喝水,但我够不着!”孩子眼中,我们“一厢情愿”想收拾现状,却又完全不顾他的需求,他干嘛要听你的话停止哭闹呢?其实孩子很简单,你找到原因,能帮他解决问题,一切OK。平静处理是王道,等孩子平静是必要环节
如果孩子哭,我们一惊一乍,他只会更起劲。但不理不睬,任他哭泣,也是绝对不行的。因为3岁之前,宝宝对我们关心或是漠视的态度非常敏感,如果他哭了没人搭理,不安情绪就会陡增。所以如果哭闹的时候要给予回应,但一定要保持平静(即便内心是抓狂的)。请记得,即便你已经猜测到原因,也先等他平静下来后,再帮他解决问题了。如果着急着想当好人,那只会让他以为,哭能见效,下次还这样。你可以蹲下来,看着他,慢慢和他说,“宝宝,不着急,妈妈在呢。“如果他不哭了,我们就可以肯定他,“恩,现在你没有哭,很棒。”然后可以抱抱他。一般感受被关心和安慰了,我儿子基本都能平静。但是也偶尔会有很难缠的时候,你刚安慰好,他又开始哭。如果说2岁之前,转移注意力能让宝宝平静的话。2岁以后,这个方法就完全不顶用了。这个时候,我就抱着他(让他知道,妈妈还是关心他的,千万不要这个时候说,你怎么又哭了,妈妈不理你了),平和地看着他,但什么也不说,或者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喝口水什么的。这个时候,千万别啰嗦什么“宝宝,你别哭了,好好说”,原因还没找,啰嗦就是挑战宝宝的极限。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儿子在吃饭,他没够着前面的汤碗。大概大家都管自己吃饭,没注意到,他一着急就哭了。一见我抬头看他,刚带着哭腔的脸立马正常了,以为我会知道原因。见我一下子也没明白,刷得立马又哭起来。每个大人都有看到过孩子神奇的“一秒变脸”吧:)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