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墉 · 来源 | 刘墉说
1
中国台北一对邻居老夫妇,有个在美国行医的儿子。几乎每次在大厅里遇到,都听见他们在跟管理员或其他邻居谈宝贝儿子。 去年,老夫妇终于移民到美国跟儿子住。可是才去半年,就回来了,说在那里住不惯。
有一天,在电梯里遇到老太太,我提到女儿的高中功课好辛苦。她居然叹口气,拍拍我,说别让孩子太辛苦、别让孩子太成功,孩子一成功就飞了,等于没有了孩子。
又说他们老两口住在儿子家半年,连一席话都没跟儿子好好说过。有一回,老头子身体不舒服,早上跟儿子到医院去,看完病,找不到儿子,说在手术室。
老先生就坐在医院的大厅等,等到晚上七八点钟儿子才出现,他居然说忘了爸爸还在医院。
我问,为什么不叫儿子回来呢?台北正缺他这种脑科手术的权威。
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就一挥手:“那怎么成?!”
2
纽约的一个学生,父亲在中国台北病危,不得不赶回去。但是人到台北,老父大概因为高兴,病情好转,出院了。
这学生很高兴地回纽约,上班没几天,却接到台北弟弟的电话,说老父又病危了。他只好放下工作,再赶回去。
戏剧性的是,他才到台北,老父的病情又好转了。他待了两个星期,纽约的事业忙,不得不走。
临别,他老父居然躺在病床上向他道歉,说对不起他,没及时死掉。
又过不久,老先生死了,没通知这位在纽约的大儿子,草草火葬,连公祭都没办。
学生后来对我说,爸爸遗言交代这么做,是为了不要他再赶回去。
想起学生时代读过的《慈乌夜啼》—“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查书,知道吴起是卫国著名的军事家,被楚王拜为相国。他严明法令、惩罚贪渎、礼遇战士、拔擢贤才,又南平百越、北灭陈蔡、打败西秦,使楚国威震诸侯。
读到这儿,我想:古人不是说“移孝作忠”,又讲“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吗?
这吴起“莅官敬”而且“战阵勇”,怎能说是不孝呢?
话说回来,如果问他病危的母亲,是希望他回家见最后一面,还是宁愿他留在楚国造福万民?只怕吴起的母亲也会像我那学生的老父一样,宁愿偷偷死去。
本帖最后由 盈花香满怀 于 2017-11-1 19:37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