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根植于记忆里很多年的经典电影,熟悉到台词至今都还能背得出来,如果知道要被新的导演翻拍,第一个念头肯定是抗拒的,唯恐珍藏在心中的美好画面被亵渎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高仓健真优美,就是我们少年时代的偶像,床头贴一张高仓健或者真优美的扮演者中野良子的海报,也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时尚。男孩子以模仿高仓健的沉默刚毅,冷峻坚强为荣,自然,这样的模仿,也更能招得那个年代的女孩子们的欢心。
决定来看这部翻拍的电影,坦率地说,是孙哥在电话里和我剧透的这部电影的某些细节,勾起了我想试探自己容忍程度的欲望。再者,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吴宇森,虽然廉颇老矣,但是,这类题材也是他善于掌控的,暴力美学的大师,也许能展示出一个不一样的新经典。
好吧,我首先承认我输了。这其实就是一个事先知道了结果的对赌,先入为主的东西,在记忆里存在的根深蒂固了,再试图用另一个打着相同符号的东西来取代,这原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仓健之于张涵予,真优美之于戚哥,前者既然已经成就为参天大树了,后者也只能高山仰止。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精彩还算不错的电影,从思想性和主题层面上,都超过了原版。高仓健扮演的杜丘是个检察官,究其根本,老版的《追捕》所揭示的还是属于日本的人民内部矛盾,是那个年代日本社会不同层面的阶级矛盾,由此来弘扬了人性的美好,鞭笞苟存于世的罪恶,彰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必由之路。而张涵予版的杜丘,首先是个在日本的中国人,他的身份是个国际律师,他是站在维护人类正义的立场上,和强大的恶势力做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当下的世界,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社会,在价值观的层面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别了。当人类的欲望沟壑,贪婪到看不清底线在哪里的时候,抗争于这样的黑暗,人性所能绽放出来的光辉,自然要超过了普通的社会矛盾。
但是电影永远都不是哲学著作,是不以思想性为根本而转移的。单纯从演技来讲,张涵予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塑造人物的层次,以及在戏剧情节冲突的时候,所迸发出来人物的闪光点和爆发力上,客观的说,不亚于高仓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超越。但是,正如电影里的那句台词说的那样,“电影和爱情都能使人沉沦”,电影主人公的扮演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这是用语言无法来归结的。就像,戚薇和中野良子,单从外貌协会的角度来讲,戚哥长得更漂亮更有味道,但是,真优美只有一个,只能是中野良子。好在,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还是福山雅治,相比于原版,福山雅治扮演的矢野队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了,在影片中占据的比重也多了,最重要的是,福山雅治,为什么可以这么帅呢?乃至于让我这半老头子都有点为他的帅气着迷了。
如果说人物是电影的肉,那么,戏剧的情节冲突则是电影的骨。在这一点上,新版完败给原版。相比于原版,新版的故事性稍显苍白,结构设计不够紧凑,情节冲突完全没有揪住观众的心理走向。做为暴力美学电影的大师,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冲击,也没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甚至,一些对原版画面的重复上,也没有达到高出一筹的绚烂。很显然,这不是吴宇森的错,他既然选择了做这样一份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想必这一切都已经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了吧!我们都知道,高仓健生前和吴宇森是要好的朋友,能够为朋友做这样一件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事,用自己的方式向故去的朋友致敬,做为局外人,做为观众,不能不为吴宇森感动。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电影的,还是让电影来说话吧,票房,口碑,打分,在人性的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距离电影结束还有十几分钟的时候,接到了一个令我必须马上离开的电话。也就是说,影片最后的华彩章节我是没有看到的。不过,已经不在意了。我看到的只是一部碰巧重名了的电影,只不过是高仓健的好朋友向他致敬的一部电影,吴宇森肯定没有想过要超越原版,张涵予自然也不会有盖过高仓健的野心,戚哥?我也只能呵呵一笑了。既然如此,对于这样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错的电影,并且自始至终都洋溢着浓重人情味的电影,我们还有什么需要苛责的呢?
多句嘴,吴导演,下一次拍电影再启用你的宝贝女儿的时候,能不能让她先减减肥再出镜呢?你家千金和河智苑演对手戏的时候,太让观众跳戏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