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信息为摘录:) 《**》 以武王伐纣为背景,其中姜子牙手握**,封神管理三界。虽然这只是小说,但是也是有原型的,姜子牙的确是封神了。并且还不是一位,那么是谁给了姜子牙封神的权力,姜子牙又封了哪些神呢?其实是西周建立以后,姜子牙成为太师,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姜子牙就被分封到齐国,镇守东方。这个时候周天子把封禅权给了姜子牙。姜子牙手握封禅大权,一共封了八个神,掌握天地兵阴阳日月四时变化。人称八主或者八神,这点在众多史记中能找到相关记载:
清代先贤王道增曾说:磁山是福山之根。他本人晚年就在磁山隐居生活,曾做过移迁阴主庙,修善磁山等一系列善举。
磁山岁月悠长,古文化沉淀丰厚。要说古文化遗址,当数阴主庙。阴主庙位于磁山樱桃涧,因年代久远,现在很难指出其确切位置。
阴主,八神(主)之一。根据《辞源》载:“八神古齐国所祀者。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五曰阳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八曰四时主”。
阴主,指阴阳的阴主神,阴、阳二字本指日照的向背,向者为阳,背者为阴;后与元气说结合,以混沌之气判为阴阳,,遂生化天地万物的要素。《周易》画卦即以阴阳,为基本符号。西周伯阳以阴阳解释山川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了地震。《国语•周语上》因为:“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战国、秦汉之际的学者们,则依阴阳之基本理论,“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山川诸水为神也。”《说文解字》释:“阴,水之南,山之北也。”《中国神话大辞典》载:“<古今图出集成•山川典>,卷二九:”之罘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当海天空阔处,孤峰卓笔,群峦戴螺,海环四面,一径南通。……其大麓有阳主祠。……海之南有三山,有阴主祠遥相对应之。”《史记•封禅书》云:“始皇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将自古而有之,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
从以上历代典籍记载,八神源于春秋战国时齐国,阴主祠所指三山,当是与芝罘岛相对的磁山。清顺治进士王骘在《福山县志稿•卷六之三•文翰》撰写了一篇《移建阴主庙记》中说:“祀阴主,次居八神之四。史封禅书曰‘八神’将自古而有之,又曰自公(指齐国始国君姜子牙,作者注)以来,作之大都其起时蒸远矣。八祠俱在齐阴主则祀三山师,古注谓海内三神山……<汉.地理志>三山在曲成县(今招远——作者注)久废……所谓三山实为磁山者,则阴主祀。福之磁山非古或谓秦始皇东祀改置于此,近是曰阴曰阴八神之祠,福邑遂有其二,每岁见少牢以春三月三日祀芝罘在邑东;至秋七月七日祀磁山在邑西,春阳秋阴,东生西成厥义,固有取也。旧祠置磁山之东小山背之坳,斗塞于磁之表里,无所其趾,复隘溪涧水涨发冲蚀其下,庙貌易颓。明之季岁,频饥里社不自给,莫见先大夫(指王道增)为之代备历十余年后,祠益圮塑像经霖成涂泥,致祭者登顿崎岖,陈性物于瓦砾积棘间草草耳。国朝(指清朝,作者注)顺治六年(1649)已丑春先大夫诏余曰‘祀典有其举之不可废也。阳主祠吾往以舟泊其岛修葺之,今阴主祠圮此虽有土者之事,吾家居近,亦即吾事也。顾有说神所栖必山水佳胜处,旧址隘且受水害,磁之北陲有马山者,为吾别墅地,其峰峦秀;峙溪水前,潆北面石埠揖对有观瞻,又昔所树松,已多拱抱挺挺,谡谡精灵,可移置焉……夏四月,先大夫具香祝率余,昭告神以迁意,乃规划马山之阴,计正殿两庑,戟门若干间,遂庄材鸠工不烦他人一钱,先建正殿循旧制塑像刻期告成……”王骘在这篇碑记中,告诉我们清初,原阴主庙在樱桃涧,因受水害,已倒塌,后经王道增与王骘他们父子商量,经福山县令李腾龙赞许,自家筹资兴建,将阴主庙迁建至磁山之北麓马山之阴,王家产业之地。碑记也详细地说出了阴主庙的地点、规模、面向等,“阳主祠故置芝罘西南麓,阴主祠今置磁山东北麓,两祠又相顾望……。
对于一些根据阴主祠三山的记录认为阴主祠应在三山岛一说,福山县志做出以下澄清:
《福山县志稿》(清末纂修)卷一•〈寺观古迹〉载:“阴主祠在磁山下八主居四。谨案封禅书,阴主祠三山,诸出均言在莱州掖县即三山岛不应福山。重见惟阴主立祠既非佛之举。土人何以无故而建此祠?查府志、蓬莱山川内载,笔架山在城东南九十里,三峰耸峙,一名三山,以里数计之,应即指磁山而言,故不更载磁山,疑后人因此山一名三山,故附会而建此祠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大禅、礼祠八神及寻仙求药的活动中,曾三次到达当时边陲之地黄县和腄县,在此礼祠阳主、阴主,表明秦始皇来过磁山,并礼祭过阴主。不过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阴主祠遗址非秦始皇礼祭过的阴主祠,而是清代顺治年间,磁山人王道增、王骘父子重移建的阴主祠。
据当地人传,阴主庙原建于樱桃涧,磁山之脚下,这里岗恋环抱,居南向阳,祠祀历史悠久,古祠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建有戏台、山门、马殿、下殿、后殿等由南而北一线排开;中间有“工”廊连接。皆三、石基砖墙木构梁架,主要为硬山式小灰瓦顶。戏台北向,方形高台基,南侧设戏房。台设四石柱,歇山式卷棚顶,翘角飞檐。山门过道式,门上纵悬木匾,左右看房各5间,马殿3间,正殿3间,设前廊,正殿前东西两厢各5间,后殿5间。
站在磁山遥望芝罘岛,自是另一番诱人景色。高山大海相连,城市高搂掩于青翠之上,这不正是人们所想少见的“海市蜃楼”景象吗!
本帖最后由 佼恩 于 2018-8-29 12:48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