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关掉闹钟的那一刻起,脑海里浮现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我离到达地铁站还有多少剩余时间。
如果是1个小时就可以慢慢悠悠地洗漱,温一杯牛奶,然后不慌不慢地走到地铁站,哪怕是等几趟才能挤上去也不会晚。
如果只剩30分钟就要一切以加速度进行,哪怕头发睡翘了也只能用手指蘸着凉水压一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地铁站,放包,安检,刷卡,“滴”的一声,象征着新的一天提上日程。
我没有君王不早朝的命,继续前进吧。
能不能挤上早高峰的地铁全靠运气,我需要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抵达自己想去的上班地点。
如果是在七点到八点半之间出门,地铁的拥挤程度可以用炼狱来形容,车厢里混杂着香奈儿和老坛酸菜汗脚的味道,拥挤的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二维码……
如果在八点半之后,能稍稍与早高峰擦肩而过,得到一点点喘息的空间,但仍旧不能放松警惕,换乘站最容易有一大波人蜂拥而至,头发那一缕翘起的头发会被挤得更翘。
而更怕的,是将要下车之时,被上车的人流硬挤回去。
据说,有个同事因为没挤下地铁,迟到而被辞退了……原因是身体虚弱……
真的,在北京地铁里,缺失的是尊严感,获得的是无力感。地铁刚到,你要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冲进去挤进去,像一场战斗,去占领高地,生存的高地。
但是地铁上的女人们,无论被挤成什么形状,都描着眉,涂着颜色各异的口红,前一秒可能被挤到想爆炸,下一秒又会满腔热情地投入战斗。
我不爱北京地铁,可是它已经成为我很难剔除的一部分了。
我必须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冲上去。但谁能说自己平安到站,准点上班打卡就是成功呢?谁能说自己赢过了生活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