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北部新城”从西沙旺到幸福村,你所不知道的烟台老故事
近期烟台芝罘区的“幸福北部新城”着手规划,围绕北部新城 的开发,幸福大大小小的铁皮房、加工作坊等都在进行拆除。 很多人吐槽,幸福一带有这么美丽的海岸线,离市区也很近, 为何当年就规划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其实幸福片区之所以是当 前这个面貌,很大原因是历史自然遗留以及地势地貌形成的。
老烟台人可能还记得“幸福”过去叫做“西沙旺”,顾名思义 ,曾经是一片茫茫的大沙滩,寸草不生,杳无人烟。这片沙滩其实是夹河口泥沙冲积与海浪反冲击形成的。每当大风吹起时 ,这里便黄沙滚滚,尘雾弥天,当时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时过境迁,辗转到了19世纪末期,因为中原的起义战争以及粮食饥荒,江苏、安徽、鲁南等地的穷苦人民便来到了烟台谋求 生路,或者从烟台走水路“闯关东”,但是当时的航行条件一 有风浪无法横渡渤海海峡,时间久了便在“西沙旺”滞留了大 批流民,这些流民便是幸福一带最早的居民。
再后来烟台开埠,1920年前后从美国引进了“青香蕉”“红香蕉”等品种的苹果树苗,在西沙旺种植,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生长出来的青香蕉苹果,甜酸可口,皮厚是绿色而得名,储藏期长达200多天不变质。
但是在1950年前后,由于处在解放初期,经历了十年战争百废 待兴。随着烟台的城市发展,郊区向西扩展到了西沙旺。现在 北马路汽车站西,有一条铁路交叉口,过了交叉口向北,即沙滩 ,烟台当时的垃圾都倒在这里,填在海边。再向西,就是大粪厂 ,烟台的城市粪便全都汇集在此,那时尚且可以用来当做土地肥料。
再后来,因为烟台的地势原因,发源于幸福南边的乳子山、娄子山的河流(幸福河)流经新桥时,因为新桥一带的工厂逐渐增多,那时没有污水处理这一讲究,所以西沙旺的水质污染严重 ,不但不适合果树生长,甚至连地下饮用水也受到污染,所以导致幸福变成了一个脏乱差的地方,久而久之幸福汇集的工厂 、加工作坊越来越多,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幸福。(以上内容转自地理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