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烟台的圈子里有个话题热度持续不减,包括烟台山下的伙伴们,大家都在争论烟台该不该修地铁的问题,虽然这个是政府的事情,有人说多管闲事,但是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我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毕竟这事是和我们利益切实相关的。【去年十一拍的青岛地铁】 首先说资金,修地铁的钱来自于纳税人,当然国家也会拨款,有人会说这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做形象工程,那么问题来了,纳税人的钱怎么才算不浪费?天天把公路挖了修修了挖?还是把路边的树苗拔了栽,栽了拔?什么是面子工程?只能看不能用的,当然也不是全部,为了旅游观光的,吸引外地游客的,我们也不能说他是面子工程。地铁是基建,基建就是一次投入,长久使用的建设,是民生工程,现在全国的地铁没有几个盈利的,政府都在持续往里投钱,那为什么还都修?因为他是便民工程,就和现在的公交车一样,政府在补贴,其实也是为了市民出门方便。现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后不需要,等真正觉得交通除了修地铁无法改善时再修,那就滞后太久了。 城市交通,就好比人的四肢,城市道路越来越拥挤,血脉不通畅,人体四肢就会越来越行动迟缓,如果有了地铁,就像疏通了阻塞的血管,没有地铁,任你市区的道路就得再多,再宽广,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会把你牢牢地钉在路上,且不说整个城市是在扩张的,人口也是慢慢增长的,烟台市区从东到西,延绵几十公里。私以为,一个城市没有大面的水域,譬如江河湖海,那么这个城市就缺少点灵气,一个城市没有几所高校,那个这个城市就缺少点人文气息,没有地铁,一个城市就像没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段誉。【水是一个城市的灵性所在】【大学为城市营造学术氛围,聚拢青年才俊】 从另一个角度,烟台地形复杂,市区到处是山岭,为了修路,到处都是挖的隧道,这其实是硬生生的在改造大自然,破坏了它原来的风貌。烟台是有名的雪窝子,到了冬天就要全民抗雪,路面上撒着一层一层的工业用盐,有坡度的路甚至要封路,汽车大车小辆的像蜗牛一样踽踽而行。好好数数烟台市区有多少条依山而建的路吧。而地铁受气候天气影响甚微,想想下大雨的天出行是多么的不便利,冬天下雪公交车挤成了一锅粥,最重要的是地铁还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指标,这个倒是挺奇怪,就是这样,不管合不合理,地铁是很多人去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雪窝烟台,冬季出行举步维艰】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