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无疑是如今城市公共交通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但是几乎全国的地铁都在亏损。据对28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18年仅杭州、青岛、深圳、北京等4座城市实现收支平衡,其余24座城市都在亏本运营,北京的地铁什么状况,高峰期是人挤人,使尽浑身解数才能上了车,这还才保本。从建设和运营的角度来说,地铁盈利的难度很大,因造价过于昂贵,中国的地铁建设成本以达到每公里平均5亿至7亿元人民币,甚至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已经达到了每公里10亿人民币。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要求,拟建地铁初期负荷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而根据2019年4月对29个城市的不完全统计,昆明、宁波、厦门、东莞、贵阳、乌鲁木齐等6个城市地铁客运强度都在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以下,并不达标,更不用说烟台了,就算是蓬莱划区也满足不了这个要求。综合考虑烟台的情况,对比以上城市的规模、流动人口数量、烟台长远发展等,烟台的地铁想要盈利难上加难,人口指标、运营指标决定了,烟台的地铁被批准的可能较低,就算是能被批准,时间上也是未知数。 大量城市热衷于建设地铁,主要目的是因为地铁是否开通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更为关键的是地铁的开建会在土地增值和商业机构的发展上带来外部效益。地铁开通之后,周边地区的房地产价格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地铁能够带来人流,也就能够促进商业的发展。凡是开通地铁的城市,规模较大的地铁站,尤其是换乘站一般都配建有大量的商业设施。这些商业设施与地铁相互促进。 基于地铁的成本、带来的效益和烟台本地的实际,个人观点,应该果断停止地铁申报,尽快实施高架BRT。一是开通地铁所带来的各方效益和促进作用,完全可以通过采用其他交通方式而同样取得,比如大型的公交中转站、枢纽站,同样会对周边的土地产生升值的刺激作用。二是高架桥建设势在必行。城市在发展,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原来汽车限购城市又出现放松的前提下,说明国家政策出现了变化,烟台出现汽车限购的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几乎没有,后期大量的汽车增长已是必然,相对应地是烟台城市道路建设严重滞后,拥堵严重,在国内城市拥堵排行榜上一直有名,后期肯定需要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设,高架桥的建设是趋势也是必然的,也是需要尽快实施的建设项目。三是BRT具有轨道交通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建造成本低、运营成本低、运营灵活等优势,对烟台这样的城市应该是最理想和最适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结合城市高架桥的建设,尽快上马BRT项目。 一期可以沿着原来规划的地铁线路,建设高架桥,双向6车道,这个车道数量的高架桥车对地面的占用相对较小,对原有的地面道路影响较少,内侧两车道设置BRT专用车道,采用大容量、纯电动的公交车,宽敞舒适,实施半封闭管理,甚至可以带有雨雪棚,降低雨雪天气对BRT运行的影响,另外四车道为社会车辆使用。因为采用全高架封闭运行,无红绿灯,BRT运营速度可以达到60-80公里/小时,平稳准时,甚至高于地铁运营速度,采取与高铁站点基本一样的站点位置停靠,高架桥上的站点与地面采用电梯方式运送乘客。最关键的是BRT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运输效果一样、可以避免大额亏损。后期建设结合城市总体高架规划合理实施。相对于烟台这样条件的城市、人员出行的数量和规律情况,灵活机动的高架BRT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使用地铁编组运行方式,亏损将是板上钉钉的。当前立项上马高架BRT的好处,不用无限期等待地铁审批,可以尽快实施并解决市区快速公共交通和道路拥堵问题,后期条件满足地铁建设要求了,也可以继续建设地铁,毕竟就算是有了地铁,大量的机动车还是需要高架桥的,也不会造成浪费。地铁从完成规划到现在十年有了吧,一晃下一个十年就会过去,我们真的等不了了。
本帖最后由 客观看世界 于 2019-6-10 13:41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