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五汽车行业从业的经历开始的并不顺心顺意,不管是产线实习的辛苦还是新的环境,总之各个方面都不是很舒适,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慢慢适应吧。适应最快的是就餐,之间已经领略过公司的工作餐,来了以后王老五吃的不亦乐乎,再加上产线实习的劳动量比较大,所以每天的工作餐王老五吃的都特别多,幸亏是管饱的,要不还真的有点麻烦。光每天午餐的汤粥王老五能喝五六碗,既能补充水分还能当作汤粥下饭。公司食堂的饭菜还是很可口的,而且花样挺多,基本上每天都不重样。周围的同事看着王老五这样都笑着说,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们都这样,时间长了,再好吃的东西一直吃也吃不出多好了。不过这不是王老五关心的,反正现在王老五还没有吃够。
王老五关心的是马上要发双薪了,哈哈。同事们告诉王老五,说他来的时候真赶巧,这个月是固定公司发双薪的,也就是两个月工资。王老五也挺开心的,终于等到发工资的日子,由于公司规定薪资保密,王老五拿到薪资单的时候,揣进裤兜,等到去厕所的时候才满怀希望的打开看的,结果是有个双薪栏,但是王老五这一栏里只有不过的几百块钱,以为公司发错了呢,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王老五就去找了部门的助理问了问。助理给王老五解释了一下,大概的意思是今年新进的员工是按工作时间的比例发放的,所以应该没错。王老五蔫了,不过反过来想,有总比没有强吧,以后发双薪的时候越来越多就行了。
原来王老五所在的电子行业基本都是女员工,男员工是稀缺品。现在所在的汽车行业,尤其是现在所在的车身生产部,女员工成了稀缺品。车间一共七个女员工,还都是在办公室,产线一个没有。被封为“七仙女”。王老五在产线工作,基本上见不到女同事,周围充斥着雄性荷尔蒙,这就导致车间的风气和文化,吸烟的同事特别多。吸烟要在特点的吸烟室吸烟,两个小时一次休息时间,再就是饭前饭后的时间,吸烟室成了大家交流感情、交换小道消息、吹牛打屁的优良场所。
王老五不会抽烟,也不喜欢抽烟。每次休息的时候,基本上班组大部分人都去了吸烟室,王老五孤零零的坐在班组的休息区,显得格格不入。王老五知道,到了一个新的公司,新的环境,要想尽快融入进去,就需要接受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同事之间的处事方式,但是王老五真的不想抽烟,也不喜欢抽烟。看着同事们在吸烟室有说有笑,直到快打开工的铃才回来。而在工作的时候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很少。所以王老五融入新环境很慢。大家对他不是很熟悉,他对大家也不熟悉。
一个企业既定的文化和氛围不会为了王老五这一个人改变,王老五也没有能力改变这种文化和氛围,可能时间久了,王老五也会跟大家熟悉,但这个时间肯定会很长。王老五以后是要干班组长,做管理的不能跟员工“离得太远”,尤其是基层管理者。所以王老五知道这是自己面临的第一个难关,从一个舒适区跨出,到新的公司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么王老五坚持自我,用很长的时间去跟大家熟悉,但总还是格格不入。要么王老五被大家“同流合污”,接受这种吸烟室文化。王老五会妥协吗?
王老五妥协了吗?妥协了也没妥协。王老五最终也没有抽烟,王老五还是抽了烟。是不是有点绕嘴?王老五深知不改变可能就会被“淘汰”,以后做班组长也不会太顺利。想了个没办法的办法,休息的时候跟大家一起去休息,吸烟的吸烟。王老五在吸烟室靠近门口的地方,跟大家闲聊,没抽烟却抽着二手烟,总归是跟大家在一起了。大家也对王老五少了些排斥,还时不时逗逗王老五要给他颗烟,说谁睡谁以前也是不抽烟,后来这给一颗那给一颗,慢慢的比别人抽的都凶。大家都在跟王老五打赌,看王老五能坚持几个月。
三个月的实习期王老五终于坚持下来了,下一步按正常的计划王老五应该带班了,短期内没有空缺的岗位,公司离职率跟原来的电子厂比起来差远了,基本很少有人离职,尤其是班组长以上的。王老五他们是为了建北厂新厂招聘的,由于金融危机,北厂的项目稍微推了几个月。所以王老五现有合适的岗位了,只能继续跟者其他班长学习,起码不用在产线顶岗实习了。经过不断的学习,王老五才发现,企业行业的各项管理要求并不比电子行业少,甚至在某些体系审核方面还要多,看看每天班组长所要填的表格就能看出来,这些文字化的东西占用了班组长很大的精力。
产线实习完成后,王老五收到部门的一张职业意向表,上面需要王老五填写一下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期望意向,都是部门内的职业方向,有现场管理方向,有工艺工程方向,有质量工程方向等,现在王老五在做的就是现场管理,但是王老五不大喜欢继续在现场做管理,尤其是经历了吸烟室融入小故事。所以一看到这个表,觉得真的是天上掉下的馅饼,简直是救世主,王老五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把表中的内容填的非常详细。后续的职业方向也选了自己喜欢的与技术打交道的工艺工程方面。
王老五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后来才知道,这些表格基本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填,而只有对应届招进来的人才有点意义,对其他人来说基本上没什么用。你在现在的岗位上干的好了,现在的领导不会放你走,你在现在的岗位上干的差了,别的系统的领导不会要。所以只有应届招进来的人,产线实习完以后才会把收集上来的这个表作为参考,进行分配。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有的应届毕业生一直在产线做基层管理者的。王老五这种社招的,就老老实实在产线待着吧。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