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烟台人最爱逛的早市,那绝对非红利市场莫属。不管住的有多远,只要有时间,烟台人就会用各种方式到红利市场赶早市、买海鲜。
老红利市场悄然恢复7月份,烟台人的红利市场正式停业,原先市场里的商户们分散到了其他市场里,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原红利市场地块也成功出让,开始了作为海上世界项目组成部分的全新身份。
不过,10月份的时候就有网友发现,老红利市场未拆迁部分与围挡中间的过道上,重新出现了不少摊位,从水果蔬菜到海鲜肉品都有,摆满了整整一条街,来买菜的人也不少。
搬走的那些商户,他们现在又在哪里,他们所在的“新红利”市场,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
烟信红利市场从各种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信达市场是官方指定的红利市场整体搬迁地。这里占地15000多平米,有1200多个摊位,与原红利市场面积相当。四个月过去了,这里的经营情况和刚刚搬迁时已经大不一样了。
上午8:30左右,本应当是赶早市的好时候,但是市场里几乎可以用空无一人来形容。市场南区为海鲜区,除了门口处有一家商户之外,整个市场似乎再无其他人,由于没有客人,摊主一直坐在旁边玩手机。
北区是粮油蔬果区,这里相对南区来说,无论是出摊情况还是客流都要好上那么一点。但是仍然有大量店铺关门,仅有的几个客人也只是略逛逛就走了。“这里人来的很少,原先红利市场的摊位基本都撤了,你看南边哪儿有个人。”一位摊主说,“你要是买海鲜的话,去中汇和雪玉那边去吧,红利市场的基本都去那里了。”
另一位摊主则说,幸福原本就有两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幸福河和祥和,两个市场基本上已经把人圈走了,信达周边人又少,肯定不好做。当天恰逢农历初六,不远处正赶上开元大集,人也不少。
中汇农贸市场相比烟信红利市场有些偏僻的位置,中汇市场位于芝罘屯路,紧邻三站的位置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市场内部也挂有“原红利市场”的广告牌。
上午9:30左右,市场里人虽然不多,但有来有往,也算是挺热闹,一些人围在摊贩前挑挑拣拣,准备回家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水果蔬菜、海鲜肉类、面点熟食……基本上是应有尽有,但最多的还是海鲜。
这里有一部分红利过来的商户,但数量并不是很多。一位商户说,虽然定了整体搬迁到信达,但是其实都根据自己的选择搬的,大部分都搬去了雪玉,中汇的老红利市场商户也不算多,信达那边本来有去的后来也走了。
附近小区的居民选择来中汇买菜的不少,但再远一点就不太有人过来了。据商户说是因为这里没有停车场,不好停车,开车过来赶早市买东西并不是很方便。
雪玉新红利市场相比其他两个市场或冷冷清清或平平淡淡的经营状况,位于南大街上的雪玉花苑新红利市场绝对称得上是红红火火了。
上午10:20左右,正是去市场买菜回家做午饭的时候,距离市场还有段路,就能看到大叔大姨领着东西从市场里走出来,也能看到不断有人走进去。
进去才感到里面人是真的很多,不仅买东西的多,卖东西的也很多,尤其是海鲜摊位,整个海鲜大厅里都是鱼虾蟹等应时应景的海产品。划分明显的蔬菜区和其他区也到处都是逛摊位买东西的顾客。
一位原本在红利市场卖鱼的大姐说,老红利卖海鲜的大部分都在雪玉市场了,去别的地方的很少。“雪玉市场位置好,周围小区人多,来往也很方便,而且外面有停车场,不管远近都能来,价格合适东西又多,离得远点的大叔大姨也都爱过来。”
不过,自从新红利市场搬到了这里,周围居民对于交通、环境的投诉也是直线上涨,一方面是市场的进驻给社区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吧。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