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是不二工舍给我的第一个印象,穿过喧闹的大街挺进幽静的小路,转上几个弯就能看到拐角的牌子。情调是不二工舍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气泡膜小心遮住的多肉,正午阳光直射下陈列的工具,一只叫“奇爷”的加菲猫......谁不想拥有这样一家店?直爽则是不二工舍给我的第三个印象,不为别的,单单冲着不二工舍主理人——田永恒。
一、男人38:虽然焦虑,但不迷茫
30岁是个坎!过了30生活就被按了快进键:醒了就工作,一天还没怎么过,就该睡觉了。大多数男同志到了这个岁数应该都有相似的烦恼吧?人生仿佛到了瓶颈,每个月拿着差不多的工资,工作上扮演边缘人的角色,这种外人眼里的好日子,却恰恰成了煮熟自己的那锅温水。
(田老师正在制作)
田老师是个东北人,豪爽、直白到一见面就好像是多年的朋友,大学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就留在烟台干起了房地产策划。要说不赚钱是假的,在烟台不说富裕,起码算小康程度。
(玲琅满目的工具)
那为什么还要辞职?田老师反问我:什么职业,能作为终生事业?人到40,突然发现从事的行业并不能干一辈子,你还能做什么?房地产来钱快,但已经过了黄金期,有没有想过如果哪一天房地产这行业不行了,或者过了35岁招聘的坎,你还能做什么?
(不二工舍外景)
5年、10年的人生规划对于生命来说只能算是一个阶段,很少有人真正明白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工作、家庭,还是生活?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茫。这份焦虑让田老师勇敢出走,而手工皮具成就了这段冒险人生。
(田老师自己做的模型)
二、热爱,极致的爱
兴趣跟热爱能划上等号吗?如果能或许人人都能成大师了。跟田老师聊天非常有意思,从职场规划到人生感悟,从缝纫机到星座性格,只要你能说的上来,田老师就能跟你侃上两句。
就连田老师本人都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多了:模型、摩托、旅行、星座、雕花、航拍......很难想到这样一个动如脱兔的人,能安**在案台上一点一点的扣细节。
(手工皮具成品)
不二工舍能走到今天,不仅仅是因为田老师对手工皮具爱的深沉,更是因为骨子里那股钻研的劲。曾经为了一碗好汤从芝罘区开车到牟平区,从汤端上来的状态就能看出汤的好赖。
这样的田老师为了做好皮具,用一年时间积累基础知识,市面上能看见的实体书籍、电子书籍、视频,几乎都收集起来,研读多遍。国内的看完了,看外国的,看不懂就花钱找朋友翻译。
(好久没有奔弛过的摩托)
书本知识学完了发现,很多知识太浮于表面,书本讲的不透彻,好多知识点自己琢磨很久,可能找老师一点就透,于是又花了一年时间跟国内同行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就去参加课程学习,几年下来,光买书本和学习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田老师却觉得很值,因为有些知识点,自己可能要花好几年才能琢磨到点子上,而老师一个小时就能教会,剩下的时间别人在摸索,而你在磨练、精进。
(手工皮具展示)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什么手艺都是需要实践的,通过两年的知识积累,田师傅又开店积累了4年。这四年,由一个7平米的小棚,发展到现今各种设备一应俱全的专业皮具工作室。
(淘来的宝贝——缝纫机)
如果不是极致的热爱,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这其间的各种苦涩。拿田老师的话,苦涩是为了开出更美丽的花,不经历磨砺,又怎能形成壁垒,经受未来市场的洗礼。
三、择一事,爱一生
问:手工皮具的灵魂是什么?
答:回归皮具本身。
手工皮具第一步卖得是真材实料,第二步卖得是独一无二,第三步卖得就是背后的这个人。虽然田老师已经入行六年,但越了解这个行业,心中越是揣揣不安,越是感到时间不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所以不二工舍一直以来没有进行大范围宣传。虽然在皮圈已经小有名气,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学艺,但在烟台消费市场还没有广泛宣传。
(手工皮具成品)
田老师并不着急,口碑是做出来的,这件事是要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做的,要耐得住性子,把它做好,基础就要打牢。以前,那个赚快钱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择一事,做到极致,才能有出路!
对于想要在手艺方面创业的朋友,田老师有几句建议:
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小店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特点,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更不要跟工厂去拼价格,价格永远不应该是手艺人的卖点。
在创业之初就要做好规划,第一步就是怎么生存?可以把某一项,有广泛市场需求的物件,做好,做精,先有流水了,再扩大投入,慢慢发展。前期可以考虑兼职的形式,积累经验,锤炼手艺。手艺是慢慢体现价值的。
手艺人不要沦为产业工人,因为身体也是易损件。
热爱,极致的爱。
(工作台一角)
你找到了那个“超我”了吗?
年近不惑想不想再拼一把?
或者你是一个都市猎人?
如果是,
欢迎到不二工舍做客,看看田老师的皮具魔法。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