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D某,女, 菏泽人,1987年出生
D某是我朋友的妹妹,出生在菏泽小县城里,十年前,婚后不甘心一辈子窝在农村的她到城市打工,丈夫暂留在县里继续做点小工。
来城市的头一年,D某与大多数进城打工妹一样迷茫。做过饭店服务员、手机柜台销售员,还干过一段时间的保险业务。
在做保险业务的时候,D某认识了一名在区工商局工作的张姐。
张姐彼时刚刚离异,一个人供着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为了儿子的未来,张姐与D某签了这份保险合同,就这样,两个单身女人逐渐走在一起。
两个人的共性除了都是单身以外,还有一个就是经济都捉襟见时肘。
有天,张姐约D某,说区里有所小学门口有个小吃店要转让,可以盘下来开间文具店,生意一定不错。
有张姐这名在ZF吃皇粮的靠山,D某当然不会放弃。两个月后,文具店就开张了。
她让丈夫借五万元当启动资金,张姐投两万元作流动资金,但占的股份却是各50%。
张姐策划之初就说店里该卖什么、不该卖什么都由她说了算,并且外围关系全由她打点。
有天,D某文具店进来一位额头直冒汗的学生家长,急匆匆表示要买一本老师要的学习资料,虽然文具店可以代卖这种资料,但张姐不允许做。
D某闲得无聊便上网上问起外地文具供应商这种资料,文具商说书面标价35元,如果一次性进货200本,是15元一本。D某听罢动心了,于是当天就下了200本定单,第二天,就让到店学生放风有这种资料卖,且九折,当天200本便售罄。
三天时间,通过这次资料生意,净赚4000元。
就在D某盘算继续追加学习资料时,张姐怒气冲冲摔门进店了,二话不说,就下了D某关门歇业一周的命令!
在歇业的一周,张姐安排了一个饭局,宴请对方是一个中年男人,另两个是学校周围两家书店的老板,席间,张姐频频举杯向中年男人敬酒。事后,D某的损失不仅是关门一周,还有送给别人为日后消灾的两万元红包。
事后,张姐对D某说,另两家书店的后台一个是城管,一个是社会大人物,都占着股份,要想都赚钱,就要井水不犯河水,不要眼红别人的生意,这是规矩。
八年过去,三家店再没有发生过商品交错的现象,张姐说,她已是大半截入土的人了,看透了这个世界,现在的生意缺的不是进货资源与销售方式,而是背后的力量支撑!这个世界从来都是看起来表面太平,而现实是各大佬的残酷角逐!
八年中,D某在市中心买了两套房子,张姐儿子大学毕业后又到国外继续深造,D某明白,在各种进货渠道十分通畅的今天,如果没人在背后撑着,她连一元一包的辣条都卖不了!
令狐冲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再补充一句: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不成文的规矩。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