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融宝:到期资金转不出,甩锅疫情真融宝自2020年7月1日起停止兑付到期标的,对出借人宣称是国家要求“三降”导致其不能继续正常运营,因此无力兑付到底标的。并利用疫情原因,称平台借款人多数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
近日,多位投资者向投诉通投诉:此前在真融宝平台投资了资金,7月到期后出现无法转出的现象。
对此,真融宝客服在微博等平台回复称,当前平台正常经营,且响应监管部门号召正处于加速三降过程中,产品相关功能目前仍可以正常使用。为落实“加速三降”要求,平台活跃度降低,且受疫情影响,标的逾期情况有所加剧。部分标的未能如期到账。公司将通过上报征信等措施,全力解决回款效率问题。
然而,投资者并不相信真融宝的这套说辞。投诉数据显示:真融宝的借款人都是小额消费贷,出借人的资金出借标的显示借款人各项指标正常,风险评级为A或AA,但出借人的到期资金却从7月1日起全部无法赎回。公司客服给出的理由是逾期增多。有消费者称:真融宝在5月份和6月份还坚称自己平台运转正常,如今却在没任何通告的情况下,从7月份突然全面不兑付到期标的。目前国家疫情好转,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的情况下,真融宝却利用疫情和国家三降政策作为借口,想利用债转方式恶意收割出借人。自7月2日起,该平台单方面违约,不履行到期本息全额兑付约定,未履行借款人逾期由代偿给出借人的承诺,单方面修改偿还频率和期限,篡改借款协议。
消费者李某称:本人于2019年10月26日陆续与真融宝签订协议,向真融宝出借资金179800元人民币,其中54800元于2020年7月到期,但平台并没有按协议签订转出本金与利息,而是需要债权转让,让本金以缩水的形式转出,剩余125000元还未到期。
根据真融宝2020年6月运营报告显示,现有注册用户252.44万户,出借人数量5.09万人,借贷余额55.23亿元,借款人111.04万人,借款人分布小额消费贷占比86.87%,小微信贷12.78%,信用卡信贷0.35%。
金融机构大数据显示,虽然疫情有影响,但该公司资产质量并未出现明显下降,1.40%的逾期率远远不会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
2020年7月5日线上直播中,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法人代表李强表示,该平台在2020年初就已经出现借款人还款逾期,代偿机构代偿能力下降的情况,并有意将公司转型。有出借人认为:真融宝对有意转型的重大信息却不尽到告知义务,没有尽到重大信息披露责任,欺瞒广大出借人,损害了广大出借人利益。
真融宝出借人的5点质疑:1、暗箱操作。真融宝无故停兑到期标的,不出任何公告,并且在停止兑付已到期的标的情况下继续吸纳不知情出借人的资金,直至无故停兑7天后才关闭投标入口。停兑后,真融宝上线转债功能,但始终不公布具体和哪家AMC公司签约。由此可见,真融宝一直都是暗箱操作,自说自话,毫无公开透明之意。2、虚假宣传。出借伊始,真融宝宣称“借款人发生逾期时,由第三方代偿给出借人”,且每一笔出借标的都有上述提示,但是现在标的显示借款人逾期后,根本没有第三方按承诺代偿,而是直接停兑。由此可见,此前宣传及承诺纯属弄虚作假!3、数据造假。该平台2020年4月-5月的运营报告中却显示“真融宝逾期笔数0”。此种种事实表明:真融宝数据完全是造假产物。4、恶意敛财。真融宝法人代表李强于2020年6月30日注册了“青岛驰文不良资产处置有限公司”,7月1日真融宝平台停止兑付到期标的,上线了所谓转债功能,却迟迟不公布AMC公司具体名称。并称:如果出借人不着急用钱,可以等2年,慢慢回款。据以上事实判断,真融宝“停兑标的,上线7折转债功能”完全是出于恶意压榨出借人本金的目的,真融宝早有预谋、暗度陈仓,都是在利用疫情期间人们不便聚集申讨之便,大发国难财。5、虚设银行监管。真融宝对外公布中关村银行为其资金存管银行,但在真融宝资金出现问题,无力兑付到期标的后,中关村银行丝毫没有注意,且仍继续任其随意出借资金,至无力兑付出借人后,也无任何解释或积极态度解决此事,所谓银行监管资金形同虚设!
出借人的心声:以上内容句句属实,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出借的资金都是自己的血汗钱,有的是买房钱,有的是上学钱,甚至还有养老钱、看病钱,希望政府核查监督介入督办,帮我们5万余金融宝出借人讨回血汗钱!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