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仙境朝阳街、所城里两大历史文化街区院落将重焕昔日光彩
今年6月以来,芝罘仙境朝阳街、所城里两大历史文化街区院落修缮先后启动,一栋栋沉睡于烟台“城心”的老建筑,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逐渐褪去岁月斑驳,重焕昔日光彩。
如今,距离修缮启动已经过去3个月,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修缮进展如何?
近日,有记者走访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到,朝阳街沿街院落已经完成墙体加固、扶壁柱加固、山花修复等多项工作,逐步撤去手脚架露出建筑原貌,整体修缮进度达到58%;所城里41栋历史文化院落修缮也已全面启动,400余名工人日以继夜“抢工期”,力争为下步招商提供更成熟、更完备的装修和营业条件。
7月份,所城里历史文化院落修缮全面启动,比起建筑物多集中于主街两侧的朝阳街,十字大街两侧建筑物林立、支巷错落、“户型”多为二进、三进结构的所城里,修缮难度可想而知。“在对历史文化院落全面启动修缮之前,我们率先对所城里地下管线进行了全面改造,由于所城里街巷狭窄,工人们只能在支巷不到1米宽的作业面进行开挖、埋设和回填。”李民介绍说。记者循声望去,正开挖的支巷管网两侧,布满了密密匝匝的钢筋网,确保道路两侧的老屋在强降雨天气下,也能保持必要强度。边坡支护、屋瓦修补、承重梁更换修复……李民告诉记者,为确保院落以原貌示人,屋瓦必须全部取下,对破损部分进行修补、复原后,再进行重新安装,而墙面的修复步骤更加繁琐。“所城里老房子的墙体,基本都是用碎石块合着黄泥和青草搭建而成,不但空隙较多,不够坚固,部分墙体还包裹着‘顶梁柱’等木质结构,修复时既不能破坏原有结构,又要保证强度。一道墙至少要经过5个步骤,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