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的三核之一,烟台在山东和国家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烟台的发展逐渐有些失速。在前些年,烟台和济南的GDP还不相上下,烟台的GDP甚至一度领先济南。但随着山东强省会战略的深入推进,济南逐渐甩开烟台,2019年的GDP更是逼近万亿大关,今年破万亿已成定局。而烟台的GDP在2019年仍处在7000亿一档,与济南的经济规模已逐渐不再处于同一层次。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烟台的处境则更加尴尬。作为“三核”之一的烟台,与省内龙头城市青岛和济南的差距是显著的。从数量方面来看,济南拥有1所部属高校,17所省属高校;青岛则有2所部属高校,5所省属高校;烟台则仅有4所省属高校。
而从质量上来看,济南拥有山东省最高学府山东大学,拥有两个世界一流学科;而青岛则拥有一个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和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4个一流学科;而烟台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数量尚是空白。除此之外,在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点方面,烟台的高校至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数量和质量严重不平衡。
谁是今年申请博士授予权单位的大赢家?
2020年是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之年,是各大高校的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清华大学等31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可以学位点自主审核外,其他高校都必须对博士硕士点进行申请。
根据山东省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申请材料公示可知,此次山东省内申请新增博士授予权单位的高校共有四所,其中驻济高校三所,驻青高校一所,分别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而驻烟高校中的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和滨州医学院仅申请了几个硕士点,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烟台将继续没有博士点。这对烟台培养本土的高素质人才和吸引顶尖人才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而此次博士授予权单位之争,最大的赢家当属齐鲁工业大学,在2017年申博失败之后,齐鲁工业大学卷土重来,再次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而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艺术学院也拿到了此次申博的关键机会。
而在已经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山东高校中,最大的赢家当属青岛大学,已经拥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青岛大学又再次大手笔申请了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除此之外,济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也申请了较多的博士点。
烟台高校为何不能打?
作为唯一一所直接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直接援建建立的高校,烟台大学的起点之高可谓冠绝山东省属高校。且在六年的直接援建期结束后,清华北大还成立了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并且每年都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烟台大学发展的相关事宜。
因此,可以说在清华北大的直接支援下,在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烟台的坐标下,烟台大学本应该拥有不可限量的未来,但烟台大学却没有取得应有的高度。1984年成立的烟台大学在1998年就取得了硕士单位授权点,但直到现在还没有拿到博士单位授权点。而在同年获批硕士单位授权的山东理工大学和济南大学等高校都在2013年拿到了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教授辞去了烟台大学校长的职位,转而专职学术研究,并于次年当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职吉林大学法学院。
而近年来发展势头大有盖过烟台大学的鲁东大学同样没有拿到此次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的入场券,尽管鲁东大学在2017年就进入了山东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作为从师范起家的鲁东大学前身是烟台师范学院,但在山东已经有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等知名师范类高校,因此已转身为综合性大学的鲁东大学特色是不鲜明的。而缺乏不可替代性,也成为鲁东大学申博路上的一个障碍。
作为曾经的部属高校,曾经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在下放到山东省管理后,却陷入到了更改校名和升级为大学的问题中。从曾经直属于部委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到山东省管理的山东工商学院,就被坊间认为是一笔错棋。而在山东工商学院冲击更名之际,学校却提出了更名为山东财富管理大学,由此引发了部分师生员工和校友的反对。
因此,在升级为大学之路上还处于关键期的山东管理学院,自然还没有心情去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
总结
客观来说,驻烟高校中的烟台大学和山东工商学院起点并不低,甚至拥有很多省内高校没有的条件。但是驻烟高校没有抓住这些机遇,错失了机遇期,从而导致现在还没有在博士授权单位上取得突破。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