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0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由广大网友举荐、各地文明办审核推荐的245名候选人中,101名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评选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其中,烟台海阳人姜常论登榜。 姜常论,生于1983年,烟台海阳市徐家店镇晶山后村人,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的传承人,经营了多年郭城摔面店。6年来,他为了让环卫工人在寒冬清晨吃上热乎的早饭,免费送出6万多元早餐,用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凡是吃过常论郭城摔面的顾客都竖大拇指:常论是个厚道人。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姜常论15岁就退了学,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为了生计,他来到郭城学习摔面手艺。五年的学徒时间让他成为远近有名的摔面师傅。2012年,姜常论来到海阳城区,开办了他自己的摔面店。虽店面不大,却因精湛的手艺、厚道的人品,赢得了口碑。稳定下来的姜常论没有忘记创业的艰难,他也始终记得,是政府和社会给予他的帮助,百姓对他的认可,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姜常论一直希望能为海阳这座城市尽一份力。
常论的奉献还不止于此。他在传授技艺过程中,对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徒,不仅分文不收还管吃管住,甚至给予资金帮助。祝延丰是来自海阳市朱吴镇朱吴村的一名小伙子,父亲腰椎间盘突出、母亲类风湿都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姜常论得知情况后,收他为徒,吃住在一起,手把手教。两年后,祝延丰出徒独当一面,每个月工资达到7000多元。“没有姜常论大哥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跟着大哥不仅学到技术,更学到了怎么做人。”祝延丰感动地说。
“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为社会做的事还远远不够,但我会尽力,继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姜常论笑着说,钱多钱少,只是数字,做点力所能及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姜常论技艺精湛,为人诚实厚道,2014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得海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海阳市“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荣誉称号。一份真诚、一碗面、一份爱心,摔面故事在海阳街头巷尾流传着,故事里蕴藏的浓浓情义更是让海阳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暖。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