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胜利路这边开会,恰逢中午饭点,没有饭辙,抬 头看见铁记拉面的牌子,便抬腿走了进去。
其实对铁记拉面一直有点情怀,因为从小就是吃面食长 大,又去三秦大地上生活了六七年,对面食一直是情有 独钟。毕业后刚到烟台的时候,面对着各式各样的海鲜 ,一时难以接受。后来一位本地的同事看出了我的尴尬 与窘迫,带着我第一次去铁记拉面,还是当时万达对面 的老店。味道如何是其次的,只是让我多少有点慢慢融 入烟台这个城市的感觉。
如今,当时的老店早已不见踪影,满大街的新店开始陆 续开张。虽然还是一样的铁牌、一样的自取、一样的咸 面汤,或许我已经不是当时那个初到烟台的毛头小伙子 ,面吃在嘴里也不是当时的味道了。
看在往日情怀的份上,在这儿给老板提两点建议吧,虽 然老板不一定能看得见。一是提升服务,当时拿着铁牌 自取觉得还挺有趣,但如今服务为王的时代,还是要与 时俱进的,尤其是客多的时候,常常因为先后顺序吵的 不可开交。记得前阵子去一个川菜馆,菜品如何先不说 ,店家规定点菜后开始计时,到上菜期间,一分钟减一 块钱的餐费,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服务态度高低立现。
再有一个就是卫生了,虽说是老味道、老情怀,但是这 满碗的油渍看着确实不雅。我暂且把它当做岁月的包浆 了,不过不知道别的顾客是不是也和我看法相同。
说到这儿,想起来一个有关面的趣事。以前在西安上学 ,当地最常见的一种面叫臊子面,韭菜叶面条、肉臊子 再加上酸汤。记得刚去的时候同学带着出去吃臊子面, 同学告诉说,只吃面不要喝汤。当时还不解,问同学同 学也不答。后来时间久了才知道,传统的臊子面宴席上 的剩汤从来不作为废汤处理而要端回厨房倒入原汤锅里 ,继续加热、加工、补充,一次次循环往复于席橱之间 。
事情的真假无从考究,权当是个趣闻听就行了。
有时候我们追求记忆中的味道,或许并不是味道有多美 ,而是味道中掺杂着我们的青春和记忆。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