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都市深闺中的小家碧玉---逛荡河
若把夹河、辛安河比作烟台的大家闺秀的话,逛荡河或许只能称之为小家碧玉了。
喜欢游山玩水的我尝尝开车往市外跑,却忽略了家门口的这条小河,或许是因为太过熟悉了。今天天气虽然晴朗,但是风大不易远游,因此带着两个小娃探访一下这个都市深闺中的小家碧玉。
逛荡河发源于岱王顶,如果大家对这个名字陌生的话,竹林寺应该都熟悉吧,竹林寺中老和尚的一盆洗脸水,顺着逛荡河能流入渤海湾。“逛荡”这个词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因为河槽很浅,历史上河道总是游弋不定,像是一个游荡不羁的浪子,经过多少年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如今看到的景色,应该是10年前河道治理后的效果。置身其中,有种江南水乡的错觉。美有很多种,大气磅礴是一种美,温柔婉约也是一种美,逛荡河应该就属于后者,就如同遍布两岸的柳树。挺拔高大的树木有很多,但低头弯腰的树木却不多,柳树正是因为这一低头的娇羞,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春风拂过,摇曳生姿,在水面上激起圈圈涟漪。
偶然在岸边 还看见一颗一分为二的柳树,看样子似乎是被雷电击中,树干中间都烧黑了,但树梢的柳叶依旧是如此的鲜嫩和娇媚,一点也看不到历经磨难的样子。
逛荡河的美,还在于它的亲切,不像大江大河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人们可以漫步其中,与它亲密交流,所以这里也是孩子的天堂。柳树下的一颗蒲公英、水里的一群小蝌蚪、水面 上的一个落叶......在孩子眼中,似乎都是这条河流在和他们打招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哺育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杯中水、碗中餐或者几尾小鱼。一条秦淮河,半部金陵史。或许这条小河比秦淮河畔相距甚远,但是它也一样无私的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而我们人类往往都是太急功近利了,看看两岸拔地而起的一个个楼盘,“水畔人家”“河景房”成了他们的宣传招牌,似乎想榨干它最后一丝的利用价值。
细细看的话,河水水质其实并不算好,当然和自然因素有一定关系,在北方缺水的环境下,水量和水质往往只能二选一。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能做的更好,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我们不应该只知道索取,我们也应该想一想为它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