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争夺如此激烈?原因很简单,这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三年后或将给学校带来良好的升学率,无上的荣誉。
近年面对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大战此起彼伏,竞争可以用“惨烈”两个字形容。
早年间,民办高中为树立品牌,抛出巨额资金吸引优秀学生报考,而这些优秀生源最后以辉煌的高考成绩给学校做了最好的广告。某著名中学校长曾坦言:我的核心工作是生源,我们学校每年至少有20多个孩子不用老师教,靠自学都能上北大清华。
这些疯狂,甚至违规违法争抢生源的背后,再次提示我们:是优秀学生成就了名校、名师,而不是名校名师成就了优秀学生!绝不应该过度放大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与作用。
那么优秀生源怎么来的?或者说是谁培养了优秀的学生?这个答案很明确:父母。
学区房这个词是从美国来的,学校好坏怎么用房子衡量?美国公办学校硬件是一样的,老师的工资也是一样的,怎么就形成了好学区与不好的学区?
所谓好学区都是房子贵的“高尚”社区,背后就是精英父母的高度聚集。不仅仅是父母的遗传,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从小高期望与严格的管教,即家教,最后才是资源资金的支持,最终大概率优秀学生聚集,就形成了好学校与差学校的区别。
疯狂的生源大战背后,再次提醒我们,与其疯狂择校,不如努力做一个好父母,从小管教好孩子,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样你大概率就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你和孩子就处于一个拥有主动选择权的位置,就如这些报道中被抢的生源一样!
但不要颠倒,也不要忘记,第一功劳父母!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