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写过一句话:“
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人间百态,各有所难,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看不到全貌。
生而为人,最可怕的就是:你生活在光亮里,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光亮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世界之大,你可以不知道全貌,但你不能无视别人的艰辛。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同理心,没有了共情的能力,内心何来温暖。
这世界上的爱,正是由人与人之间一点一滴的温暖组成的。 什么是行走世间、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
正如一位主持人所说:“你不能跟痛苦的人说你那个不算痛,我这个经历才算痛。”
感同身受,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世间最高级的善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就像有人曾说过的:“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总会爬上来,一定要做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永恒的强者,也没有谁是永恒的弱者。今天别人有难需要你帮,明天你也可能有短板需要别人来扛。 生命,是一种回声,唯有懂得“换位做事、换位做人、换位思考”,才能换得真心。 有句话这样说,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一个人,只有温暖纯良了,懂得去体谅他人的不易,有了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才是真正过好这一生。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
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
正是因为人们其实不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我们更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此刻的狼狈,就嘲笑他们努力向上爬的姿态。如果你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或许你还可以选择善良。
换个角度,看待万物,便是善良。心怀悲悯,互相体谅,才是人情。
懂得慈悲,近城远山,都是人间。人生海海,谁人不是举步维艰,孤独前往。
但这世界美就美在,有人是照耀他人的光,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
孤独不会消失,灵魂却可相拥。但愿你,是那一束照亮别人的光。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