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璜山往事
大概30多年前,
我们搬到了文化路小璜山脚下。
那个时候烟台并不是很大,
因为地势高的缘故,
从北向卧室可以俯瞰大半个烟台城区。
这里几乎都是四层的小楼,
我们那个楼上一层有三户人家,
东户是田字型的房间,
有四个房间,
西户是上字型的房间,
有三个房间,
中间户是山字型的房间,
有两个房间。
但各家的卫生间都安排在各家的外面,
并排安排在楼层走廊的一侧,
在那个年代,
这样排布对于施工是方便快捷的,
但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要如厕,
就要跑到走廊,
当然也没有可以洗澡的地方。
记得,
当是孩子的时候,
总感觉房子是大大的,
和今天相比,
并没有觉得家里不够住,
因为每个房间都没有太多东西,
家里有个薄木板做的门的壁橱,
记得似乎那是我们家唯一可以储存东西的地方。
离我们家不远,
就有一个小璜山北麓的花园,
夏天有很多人在山上游玩,
男孩子们经常在那里踢球,
还有很多孩子在那个硕大的铁质立体三角形的避雷针上爬上爬下。
女孩子们就在山坡上摘摘花或遛遛狗,
或是三五成群地在山间跑来跑去,
搞得浑身都是泥土。
那时候,
山坡上的石头堆里经常可以抓到蚂蚱、螳螂、大号的蚂蚁等等,
翻开一块石头就有很多可以蜷成豆豆的西瓜虫。
漫山遍野都是松树和柏树,
针叶松树每年都长满了松笼,
柏树年年都长满的柏籽,
一年四季,
反反复复。
到了夏天,
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装上纱窗,
因为离山近的缘故,
玻璃上经常会趴着等待觅食的小壁虎,
还有各式各样的虫子随着老窗户的缝钻进来。
后来,
随着城市的更新,
原来紧靠七中北侧墙下的粮油站以及北侧的很多老房子都拆迁了,
建了白云商城,
成为这个地方相对较新的商住综合体。
但周围的其他建筑,
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记得在参加中考之前,
每天的体育锻炼就是学校组织环绕着整个小璜山的居民区进行越野跑,
一会儿绕到这个同学家,
一会儿绕到那个同学家,
有时候的体育训练,
就是在通往小璜山的山顶的大坡上进行蛙跳,
蛙跳,
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是极其...
接下来的一周,
都要扶墙进出。
回想过去生活过的痕迹,
不得不说,
质量实在不敢恭维,
记得那些年,
要钉个钉子到墙里,
要掉出不少的砖灰,
家中没有通暖气,
冬天买煤生炉子,
家中没有天然气,
四季都用燃气罐。
在这里留下的记忆还很多。
似乎居住在这里的朋友们、邻居们都在等待一个属于小璜山的结局,
那就是期待了二十多年的征迁。
希望征迁工作能够一切顺利,
希望居住这里的居民能早日乔迁新居,
希望美丽的小璜山片区能够成为芝罘主城区的宜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