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的寻鲜之旅
在我们河北人的饺子食谱里是没有海鲜的,猪肉大葱,白菜猪肉,韭菜鸡蛋,茴香肉,羊肉……人们咬上一口,脱口而出的,一般是一个香字。
即便是所谓的三鲜馅儿,也不过是韭菜、肉、木耳,再加上一点点虾皮而已。鲜味儿主要是从韭菜而来。
来到烟台以后才开始品尝到海鲜的味道,一开始不过是蒸蒸煮煮,怎么简单怎么来。随着来烟时间的增长,慢慢也开始尝试不同的海鲜做法。
如今在我的理解中,好像一切海鲜皆可做馅儿。扇贝、巴蛸、大虾、鲅鱼……都可包入面皮中,品尝那一份鲜味儿。
今天便尝试着做一回地道的烟台土著,来一次饺子的寻鲜之旅。
海肠往年根本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不过今年特殊,二三十块钱的价格,也可以来上一点尝一尝。
海参本来是准备送人的,可是没有送出去,在冰箱里放了有一段时间了,拿出来三四个试一试。
大虾是唯一熟悉的做馅儿原材料,八九个青虾掐头去皮。
韭菜和肉本来应该是主角,不过今天食材确实有点多,也分不清谁主谁次了。韭菜一小把,猪肉七八两。
所有的材料都切成小丁备用。唯一麻烦的是海肠,买的时候老板嘱咐要先用开水烫一下,可烫完之后发现变得滑不溜手,切起来太费劲了。为了这口鲜味儿只能咬牙坚持了。
平日里周末做饭基本都是我一个人,但是包饺子确实一家人的任务。在重金诱惑下,闺女答应下照看弟弟的重任,爱人则主动承担起活面的任务。
“老公,你说这些面多么?”
“差不多吧”
“老公,你说这些水合适么?”
“活着试试吧”
……
“老公,我陪你一起做饭有没有觉得很幸福?”
“我觉得要是不用我做的话,我更幸福”
……
不知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还是爱人真有做面食的天赋,最后的面皮多少软硬都正合适。也给了爱人自夸的资本。
虽然这种海鲜馅儿是第一次尝试,但是包饺子对我还是驾轻就熟的。最后出锅的饺子一个破的没有。
薄皮大馅的饺子,轻轻的咬上一口,里面带着一股汤汁,我和爱人也学着烟台土著那般,喊上一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