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歌者
第一天:早饭:牛奶、面包、煎蛋;午饭:涮火锅(羊肉、青虾、宽粉、蘑菇、青叶菜、方便面);晚饭:玉米粥、馒头、蘑菇炒肉、姜汁皮蛋、卤鸡爪。
第二天:早饭:过桥米线(自制西红柿牛肉片汤底);午饭:水饺(韭菜、猪肉、扇贝丁)、西红柿拌白糖;晚饭:小米粥、煎水饺、菠菜炒鸡蛋、德州扒鸡。
第三天:早饭:牛奶、面包、煮蛋;午饭: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德州扒鸡;晚饭:玉米粥、馒头、苦瓜鸡蛋、油炸虾仁。
这是疫情三天我交出的美食答卷,或许也算不上什么美食,但于我而言,已经尽心尽力了。
以前和爱人两个人的时候,做饭很随便,随便凑合一下就可以,从没把做饭当做一回事儿。后来有了孩子又和老人住在一起,平日里都是老人做饭为主,周末的时候偶尔出去吃,自己做饭也只是一顿半顿的。这次疫情居家,老人回去了,剩下我们一家四口,才突然发觉做饭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难处之一在于一日三餐的构思。一顿饭、两顿饭好说,一天两天也不难,但是长年累月,每日一日三餐,则考究每一位家庭主妇(夫)的智慧。每个等着吃的都会说一句“随便”, 但是“随便”却最难。不可能顿顿大鱼大肉、煎炒烹炸,还要考虑到荤素搭配、美味可口。
难处之二在于剩菜剩饭的处理。居家做饭难免会有剩菜剩饭,不可能全部一倒了之,怎么处理也需要厨师的巧思妙想。
如果家里有孩子,那么还要再加上一处难处,还要考虑孩子的口味,麻辣的、不健康的,还不能饭菜目录之内。
若说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么我认为可以算是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夫)了,但是距离优秀还有不小差距。真正优秀的家庭主妇(夫)什么样子或许仁者见仁,但是于我而言却可以一言而概之,那就是厨房里的歌者。
妈妈是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在传统的农村家庭里,男主外女主内,一日三餐、缝缝补补都是妈妈负责。其实按照如今的标准,妈妈的厨艺并不算怎么好,在相对艰苦的小时候, 做饭时大油大肉就算是美食了。
如今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妈妈饭菜的味道,而是每次妈妈做饭时厨房里飘出来的歌声。有时候是一两句流行歌曲,有时候是一两句革命样板戏,有时候则只有个调子,连歌词都听不清。她就像是一个厨房里的歌者。
时至今日,好多饭菜的味道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妈妈在厨房一边忙碌一边哼唱的背影,却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
唱着歌的厨师,不一定有高超的厨艺,但是肯定有欢快愉悦的心情,那么饭菜里也多了一份欢快愉悦。
唱着歌的厨师,不一定有丰富的材料,但是肯定有温柔甜蜜的思绪,那么饭菜里也多了一份温柔甜蜜。
唱着歌的厨师,不一定有充裕的时间,但有时会有奇思妙想的创意,那么饭菜里也多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而一日三餐中的美食,无非就是早市上挑选的一两尾新鲜的小杂鱼、大集上买来的带着泥土的应季蔬菜,无非就是煮方便面中精心搭配的鸡蛋和蔬菜、玉米粥时摆上的腐乳、酱菜、咸鸭蛋,无非就是炒菜出锅时滴上的几滴香油和摆盘时的精致认真。以上种种,于旁人或许需要刻意为之,但对于厨房里的歌者却可以轻松做到。
致敬每一位厨房里的歌者,他们是烟火人间里最浪漫的诗人。
意外的惊喜
技术含量最高的活儿,调味儿
紫皮新蒜,和饺子更配
孩子的最爱,底下的汤儿最经典
第一次尝试,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