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天地
一方天,有四季变换、阴晴雨雪,有乡音声声、炊烟袅袅。一方地,有猫狗闲窝、稚子相逐,有春华秋实、老树青苔。
仰天,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俯地,踏踏实实,淡定从容。
十一假期,虽谈不上排除万难,但至少也是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又回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小院,又回到了这方属于我的天地。
其实中元节的时候自己刚刚回来过,这次回家主要是带爱人、闺女和儿子一起回来,尤其是已经三岁的儿子,这还是第一次回老家,多少有点认祖归宗的意味。
村子里的防疫政策依然硬核,回家的第二天,队上的领导便登门拜访,顺便把大门给锁上了,虽然嘴里歉意的解释着,这都是上边的意思,希望多多理解。
不过这倒正合我意,本就是秋雨绵绵,更给了自己不用去四处拜访街坊邻居本家亲朋一个合适的理由,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享受我的这方天地。
本来还担心第一次回农村的儿子会不适应,却发现自己完全是多虑了,看着他撒欢似的在屋子里窜来窜去,脱下鞋在老妈的炕上蹦来跳去,站在屋檐下伸手挑弄滴落的雨水,蹲在院子里挑逗隔壁邻居家的小花猫……
不知说是他很快适应了这个院子合适,还是说这个院子接纳了他更合适?
或许有些东西说也说不清楚,就如同二叔家的小孙子从门缝里钻了进来,两个头次见面的叔伯小兄弟竟愉快的玩儿在了一块,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踢球玩耍。
站在堂屋门口看着这一幕,恍惚间有种时光错乱的幻觉,曾几何时,在这方天地间,大哥和我,还有二叔家的二哥和小妹,三叔家的弟弟,也是这样跑来跑去。爷爷奶奶坐在堂屋里望着我们,爸爸和叔叔们喝着茶说着话,妈妈和婶子们在厨房里忙乎着。
爷爷奶奶关心的嘱咐声似乎还依稀可见,茶水的热气和饭菜的香味还充斥在这个小院子的每个角落。只是这方天地间的人换了一辈儿又一辈儿。
思绪飘飞间,儿子把老妈种在院子里的萝卜拔了好几颗,还不到收获的季节,底下的萝卜还未长成。老妈正在严声呵斥,但儿子却浑然不怕,似乎他也感受到了呵斥声里的溺爱和打在身上的温柔。
老妈只好把把下的萝卜收拾起来,晚上的小米粥里地瓜应该有伴儿了,摘下的水萝卜秧,也被老妈小心翼翼的晾晒在南棚子里的晾绳上,冬日里又会是一道美味佳肴。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爱人也发现了这方天地的好处,说到有个院子真好啊,什么时候咱们也买个带院子的房子。
城市里的房子,八九十平的蜗居或是一二百平的豪宅,即便是独门独院的别墅,装修的漂漂亮亮,各种风格,充其量只能叫作“房子”。如果一家三口或四口能够温馨和睦,妻贤子孝,便可以称呼为“家”了。但是在我心中,总觉得还缺点东西,一些存在于这个小院子里的东西。
这方天地间的光阴似乎流转的格外快,日升日落,三天转眼而过。临近返程,接到学校和幼儿园的通知,孩子们要返烟后居家隔离三天才能返校。虽然诧异却并不后悔,如果孩子们能领略到一丝这方天地间的奥妙,那便不虚此行了。
劝老妈和我们一同返烟,却被一口回绝。她要留下来打理这几个院子,说人不住,院子就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