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第一古树下的随想
同事是本地人,闲聊的时候,说起这里的美景,他告诉我,公司附近有一株古树,很有名。当地的老百姓,有灾有难了,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来到古树前,烧香祭拜,祈求福佑。
昨天下班,骑车来到了同事说的古树公园。公园面积不大,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傲然挺立在公园的中央。
这是上海第一古树,保护名录0001号的古树,树龄1200多年的古树。
据说,这是一株由十棵银杏树,聚合生长到一起的古树群。但是,单从肉眼来看,这就是一棵树本粗壮的古树,由根部独立向上窜出的树木,很容易联想到根系再生的榕树。主树干之粗,三个成年人应该无法合围。孔武虬劲,孑然雄立。
树冠覆盖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树高应该足足有20米。十棵树的枝条,在中心树干的周边各自向四周散发,却又依恋一般的,没有放弃向天空的滋长。
时值深秋,银杏树叶或轻或重,大都开始泛黄了。而这棵银杏树的树叶,却依然青翠葱郁。即便是镶金边的叶子,都是不多见的。打眼看去,即便是半个月后,她的树叶都不会变成金黄。
1200多年前,唐德宗贞元年间,这棵树在这里,开启了她的生命之旅。她从大唐而来,虽然是晚唐时期,万国朝拜的大唐的荣耀,依旧被固执地坚守。她的幼年,就经历了盛世在战火中凋零枯萎,见证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是如何像樯橹一般,灰飞烟灭的。
这棵树,历经了1200多遭的春夏秋冬,经受了无数的风霜剑雨。看惯了风云际会,云卷云舒,听惯了胡笳声裂,燕语莺歌。1200多年了,唐宋元明清都已经做了古,尘归尘,土归土。1200多年了,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还有康熙大帝,都成了历史的云烟,销融成了无形。1200多年了,你争我夺的名利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剧,在这棵树的注视下,粉墨登场,循环着,上演着。
1200多年了,树还在。人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棵树应该是幸运的。她生长在远离城区繁华之地的乡野间,没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自身的树形又不够周正,所以也没有入木匠的法眼。待到她高耸入云,可以被觊觎被倾轧的时候,她已经历经了岁月沧桑,修炼成真了。
就像郭德纲相声里说的那样,谁是艺术家?同行都死了,只有你活着,你就艺术家,你就是一言九鼎。
我小的时候,胸口长着非常清楚的七颗痣。巧的是,这七颗痣,连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很完整的北斗七星的形状。有人说,我将来是个做大事的人。很多年,我也相信了这样的说法。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心理,或多或少,在我心底滋生了好多年。
时过境迁,如沧桑巨变。容貌尚会改变,掌心的痣都会改变,何况是胸口。
上周,生日那天,特意去龙华寺进香礼佛,祈愿余生顺遂,平庸愚鲁,波澜不惊。人生一世,轮回一遭。所谓的建功立业不同凡响,要么是缘于前世的修行,要么是消耗来生的福报,亦有可能,是攫取了身边亲人们的运数。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有什么事,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涛走云飞,沧海桑田,皆是过往。谨言慎行,修心修德,才是本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争不夺,不言不语,守一方天地,持一寸心念。
1200年太远,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