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年关,八十年代这时候老百姓干什么?
购物呗!你肯定会这样回答。
对,一点不假,八十年代初,在各种年货还凭票供应的年代,老百姓年关这时候可是太累了。
一家一本购物券,多少号购什么仔细的记住了,到了菜店好排队。
大到猪头猪蹄冻鱼,小到几两海米糖果大枣瓜子等等,没有不要票的,蔬菜反倒简单,早就供应完了就是白菜萝卜土豆这三样,偶尔供应点小杂粮老人格外欢喜。
过年猪肉供应比平时月份的多了,人们都很高兴,大家排队眼巴巴的盯着挂着的那肥肉,排队到了都一句话″多给俺点肥的吧"!目的是好回去炼油吃,摊上一块肥的多了的人美滋滋的露出兴奋的表情。
当然还是少不了鞭炮的,凭票到西南河土产杂品店专门店购买,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去买鞭炮,怎奈供应的有限给多少买多少了。
那时海防营大棚没开之前老百姓过年都还是做衣服,拿布票去百货大楼割上几尺布,做条新裤子、上衣做件棉袄罩子,裁缝店的生意可是忙了,因为过年家家人人都必须要做新衣服,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呢。我记得我同事是个南方人会做裤子,我那时过年都是他给我做的,穿着很合适。当然了老家捎点土特产少不了给他送点。
赶上年前到上海出差可是更累了,亲戚朋友捎年货大白兔糖啊麦乳精啊点心啊根本忙不过来,那时南方的物品比北方丰富,所以能买到一些年货确实是有夲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