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的感触有点多,不知是我未经尘世还是更年期到了,仔细想想,应该是后者,更年期到了。但是好在可以在山下写点啥,或者出去锻炼锻炼,不至于聚积在胸形成内伤,善哉。
其实《理想国》我是看完了,看的过程中反而不想写点啥了,这种对话体的文章有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给代入进去,然后边看边代入,也就没了写点啥的想法。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源点应该是不一样的,西方哲学的源点应该是人文科学开始的,比如人为什么而活着,或者可以反过来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从这种人文主义的思考开始的。而咱们中国的哲学,则是从自然进化而来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体现的是一种看似中庸其实无处不在的斗争精神,正所谓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斗争的哲学往往是忽视个体的,特别是那些弱小的个体,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提倡的。当然这都是我这个半瓶子水都不到的理工男的浅薄见解,当不得真。
历史是可以开倒车的,但是文明却是不会的,这也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步一步的走来,可以朝代更迭,却不会再回到奴隶社会的原因,先进的文明必将取代落后的文明,所以了解西方哲学也成了一种必然,毕竟发达国家多是信西方哲学的,就像班里的好学生,你也会去旁敲侧击一下他们的学习方法。
哈酒关于古文的牢骚应该是无用的,但是就像让老板涨工资一样,你不提的话,老板也基本不会给你额外涨工资的,你提了也许会涨,不提的话肯定不会额外涨。随缘吧,毕竟吐了出来哈酒的心情也能舒畅一点。其实英语也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学的再好也只是个日常对话,真正的高科技还是需要专业英语的,比如化工类的需要专门的化工类英语,只要不是专门学习过那种专业英语的,学的再好也就是个日常生活英语,这完全打脸学英语才能与国外的高科技接轨的说法,想啥呢?这就相当于你让一个文学系的研究生写一篇化工类的论文。所以我们许多学英语的不过是陪太子读书,仅此而已,毕竟二代们要是问他老子:“为什么就要我学英语,而他的同学不用学?”你让老子怎么回答“道非道,非常道?”
说服一个心中已有想法的人远比说服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更难,所以哈酒也就从来不想说服谁,毕竟现在谁还没接受个九年义务教育啊。哈酒在山下留下一爪半影,只是想说,哈酒曾经有这个认知,仅此而已。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