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夜读|这三种上瘾行为,可能正在消耗你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有很多不易察觉的行为习惯,正是工作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不易和挫折的诱因。因为太过隐性,常常被忽视掉了。
正如我们时常听到的一句话说,生活中的苦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自我。注意这3种上瘾行为,它们可能正在无声的消耗你。
1安慰上瘾,习惯精神胜利
现在生活中,这种精神胜利法依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看到同事业绩好,挣钱比自己多,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想的却是,有什么好得意的啊,就是运气好碰上了。
发现朋友比自己生活的好,多少有点不平衡,心里也会想着,我可比她强多了,就是她挣钱的那些无下限的方法,我不愿意去用罢了。
碰上比自己优秀的人,不去看他们努力的过程,表面不在意,心里依旧是愤愤不平,感觉自己就是缺少机会而已。
这种精神胜利法,短期来看效果很好,安抚了我们受到环境刺激的不安且痛苦的内心。其实危害不容忽视,因为它很容易上瘾。
奥古斯丁曾说过:“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坏习惯一旦上瘾,成为生活中的日常,就会悄无声息的消耗着自己。
有一个关于年轻人奋斗的故事,说有一个出身贫穷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开始外出打工挣钱了。最初他找到的工作是一家房产公司的发单员。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是干劲十足,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12点还在发传单的路上。连续干了3个月,发出去的传单最多,有反馈的信息也最多。
可是这些信息里,没有成交一笔订单。这个时候,他没有选择安慰自己,和自己说没事的,反正发多发少都一样不签单,到点完成工作就行了。
而是牢牢记住了,上班第一天老板对他说的那句话:不找理由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成了他一路打拼的指明灯,每次遇到挫折就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年轻人在受挫后,依然没有选择安慰自己,而是不断鞭策自己,练习沟通技巧,提升专业能力,最终他成功开单。后来一步步做到了营销副总的职位。
这个年轻人就是胡闻俊,那个告诉他“胜任才是硬道理”的老板是潘石屹。如果是心里安慰上瘾,一直沉迷在精神胜利法里,我想胡闻俊可能早被公司末位淘汰了。
2逃避上瘾,习惯避责谎言
有句话说的好:“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逃避是人的一种天性,它让我们远离自己害怕的事物,叫我们躲避可能出现的危险。所以,不用难为情,爱逃避的不只自己一个。
有时候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可还是找各种理由开脱,嘴上不承认心里不愿意面对。感觉自己其实已经很努力了,没有好的结果只不过是时运不济而已。
或者是,在工作中方案一次次的被打回来。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去修改方案,而是把原因归结在,自己和主管的关系不够好,上司多少有点偏心那些私下里关系比较熟络的人。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好像不去面对,问题就不会浮现出来一样。为了不让自己不受伤害,情愿做一只把头藏起来的鸵鸟。
我们常说,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如果有能力找逃避的方法,不如用能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登山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山上遇到了风暴,应该怎么做去自救呢?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是快速下山,远离这个危险的境遇。
专家却用他多年的经验,告诉人们应该是往山顶跑。有人可能会疑惑,往山顶跑不是会死得更快吗?
登山专家摇了摇头,十分淡然地说,往山顶跑风雨是非常大,可是却不足以致命。往山下跑,反倒是更容易因风暴而引起的泥石流而丧命。
这个故事也是给予我们一些启示,消灭困难的最好办法,不是仓皇逃跑,抱头逃避,而是应该迎难而上。
每当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格外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逃避上瘾,习惯了避责的谎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这谎言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
3痛苦上瘾,习惯自造困难
我们经常认为,追求快乐才是人的本能。怎么会有人痛苦上瘾呢?那我们来看看在自己身上,或者周围人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
有人不论谈了多少次恋爱,恋人几乎是同一个类型,并且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搞得自己伤痕累累,痛不欲生。
或者是,工作中每次都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是合同临近签约时,自己出了问题,就是重要会议的时候,自己状况频出。
也会有这种情况,没日没夜的加班,感觉自己很努力,却总是没有好的成果。更甚者是每次创业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这样的情况,是该感慨时运不济,还是要静下心来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对痛苦上瘾,不停地给自己制造困难呢?
稻盛和夫曾说过一句话:“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接近你。”于他看来,一个人内心有所求,拥有强烈的愿望,自己才能被驱动着向前。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想想,很多人正在承受的困难,有一部分可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被自己吸引过来的。
因为,许多人始终没有发觉,自己早就已经对痛苦上瘾了。而对痛苦上瘾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我痛故我在”,有的是为了不断展示自己不怕痛苦,还敢于追求痛苦。
有的是将自己置于痛苦之地,来换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有的是在用痛苦对抗孤独,有的是因为早就已经成为了习惯,让强制自己不断重复。
俗话说:“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爱自己,也值得被人爱。
证明自己,展现自己,对抗孤独,想要人爱自己,可以有很多的方式。不必非要以痛苦上瘾的形式来实现。
4尾语
几米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治愈的话:“我们都要尽量靠近光亮,让心情温暖。”但愿平凡的日子可以被温暖包裹,不要被无声无息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