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吃过的,那些至今依然回味无穷的美食
刚才和朋友聊天,说起了旅行中的那些事。朋友说,最喜欢旅途中的各种美食,虽然吃不多,但是看一看,闻一闻都会觉得很满足。
突然觉得,想写一篇文章,捋一下自己在旅途中,吃到的那些难忘的,至今依然回味无穷的美食。
一 上海,小绍兴白斩鸡
刚参加工作不久,随领导去南方出差。领导是上海人,返程的时候,他回父母家了,让我自己在上海玩了三天。
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海。最后一天傍晚,我回旅店的路上,发现在一个店铺前面,有很多人在排队。走近后看到,名叫小绍兴白斩鸡。我也是凑热闹的心态,买了半只鸡,花了十二三块钱,是平常吃饭价钱的两三倍。
有点心疼。但是,拿到旅店里,吃了第一口,我就后悔了,买少了。原来,所谓的入口即化,味蕾生香的感觉,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后来,每次去上海,位于云南路的这家店,都是我必须要光顾的。可是,再也吃不出年轻时候,第一次吃的感觉了。
二 诸城 熏烤烧肉
2017年秋天,我骑自行车长途旅行,路过诸城。那天午时,在诸城郊区的一个工厂的门口,看到一个老农,人力三轮车上摆着烧肉,还有馒头。我也是为这香味所吸引,买了一个馒头,还有一块烧肉,让他帮我切了一下。
拎着东西,在路边坐下来。第一口烧肉吃到嘴里,一股馥郁的果木香,就从烧肉的汁水里弥漫开散出来了。五脏六腑,顿时都被这股香味包裹起来了。
后来,我从网上买过,再去诸城的时候,也去烧肉店买过。可惜,再也没有遇到那么好吃的熏烤烧肉了。
三 江苏宜兴张渚镇 三五桥烧饼
我有多爱宜兴呢?一直都有个愿望,将来不工作了,就去宜兴的某个小镇上,租两三间房子,住下来,看遍江南的风景。
张渚是宜兴的一个镇,镇子很大,三五桥却是一座不大的桥。桥边有个小店,最多也就二十平米。门口摆着一个烧煤的炉子,店主的面案,就设在炉边。揉捻好了的面团,贴在炉子的内壁上,炉子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煤火。
刚出炉的三五桥烧饼,无需任何佐料,站在店门口,能吃到肚子鼓起来。只是,排队的时间有点长。
我最喜欢这家店的早餐,烧饼夹油条,再来一碗豆腐脑,吃得不要太美哦。
四 宜兴湖㳇小馄饨
我经常在一些大城市里看到打着湖㳇小馄饨招牌的店,也吃过几家,但是,都比不上正宗的湖㳇小馄饨好吃。
湖㳇也是宜兴的一个镇,苏东坡的“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溪山,就位于这里。那次也是去参加一场叫做“溪山夜浪”的越野比赛,才来到这家久负盛名的,最正宗的湖㳇小馄饨店。
一碗馄饨,能有什么不一样的?答,真的不一样。
五 常州稻草鸭
我在安徽工作的时候,五一长假期间,我骑自行车到常州,只为寻访苏东坡而来。
这趟旅行,原本的计划中是没有美食这个选项的。临行前,偶然和同事说起常州,同事说,稻草鸭一定要尝尝。
美食就是有这种神奇的魅力。那天,我为了找到这家最出名的店,所付出的辛劳,记忆犹新。
用稻草捆扎起来的鸭子,和猪蹄一起炖出来的,是什么味道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股来自田野的清新香气,随着口舌的味蕾细胞,瞬间就充斥到全身了。
六 常熟叫花鸡
叫花鸡源自常熟虞山,这一点,貌似没有争议。而最正宗的虞山叫花鸡,非王五酒家莫属。
一个人在外旅行,我总喜欢把美食带回酒店的房间里,关上门,一个人大快朵颐。
那天晚上,在常熟虞山对面的一个酒店里,我一层一层剥开这只叫花鸡后,混合着各种食材的浓浓的香气,把我的房间塞得满满当当了。
乃至于,第二天早上出门后,我的衣服散发出来的,都是叫花鸡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