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油纸伞…
七十年代,几乎家家都有一两把油纸伞、或者是油布伞,烟台人都叫它油伞。
它的骨架是竹条的、木柄是木头的、伞面是用油纸糊的或者是油布的。上面有手绘的花儿、风景,下雨天时一撑开,满街都是五彩缤纷的花儿,煞是漂亮。偶尔也会有几把黄的、蓝的油布做的大油伞走过,就象风吹来的几片叶子。
记得我家那把油伞很漂亮,听妈妈说是我姥爷从海参威带回来的,这伞上画的典型的异国风情图案,我妈妈那时可喜欢它了,就盼着下雨天,因为她打着它上学每次都会惹来姑娘们羡慕的眼光和赞叹声。我的爸爸就是在雨天时认识我妈妈的。
对于油纸伞,唐朝诗人范成大是这样描绘的:″青凉伞上微微雨,早挂秋千架上衣"。白居易赞叹:″伞盖纸重金翡翠,熏笼乱搭绣衣裳"。
曾几何时,戴望舒的一首《雨巷》,造就了无数中国人对于油纸伞的浪漫意象: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
年少的时候这篇课文一直让我感受到这油纸伞是那么浪漫铭心,油伞在我的心中始终是那么亲切、那么有情结,不是吗,古往今来许仙和白娘子、黛玉和宝玉等等都离不开这象征着爱情和缘分的油纸伞。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国门的打开,那方便又漂亮的折叠伞从南方来到了烟台,那时仅仅几块钱一把,用着又方便又漂亮,很快受到了姑娘们的青睐。这又遮阳又遮雨的小小尼龙伞人手一把放在挎包里,成了大家必备的东西。
如今这千百年的油纸伞早己失去了人们遮雨的作用,变成了舞台上的道具成为一个怀旧的文化艺术和非遗,但是,那流传下来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却永远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