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不太为人所知的那些事儿(16)
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一个成语,河东狮吼,来源于苏东坡的一首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东坡的好朋友陈慥惧内,一次与东坡闲聊,他的妻子生气,喊了他一声,吓得他手杖都脱手了,状如筛糠。
东坡的第一份工作,是凤翔府签判,顶头上司陈公弼的小儿子陈慥,字季常,比东坡小四五岁,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哥。陈慥喜好骑射,对功名仕途毫不热衷,偶尔还会制造携妓浪游之类的轰动话题。
东坡与上司不和,却与这位上司的小儿子,一见如故。在凤翔工作期间,两人时常结伴同游,纵谈天下事,把酒言欢。
陈慥娶了一位来自山西河东的女子为妻,两人放弃了在洛阳闹市区的豪华庄园,还有河北每年可以收租千匹帛的一千多亩土地,来到湖北麻城,在岐亭杏花村隐居下来。
乌台诗案后,东坡被贬黄州。在赶赴贬所的路上,经过岐亭时,与陈慥偶遇。分别十多年后,老友重逢,两个人各自内心的欢喜,都是难以言表的。
严冬正月,在贬谪之路上受尽艰难苦寒,得遇老友的备至关怀,东坡先生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岐亭到黄州府地还有百里,东坡在陈慥家住了整整五天,方才恋恋不舍地与陈慥挥手道别。
东坡在黄州安顿下来之后,陈慥带着大量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赶过来看望老友。为了接待陈慥,东坡也是百费心思,他给陈慥写信说,我现在的住处,只有一间西晒的空屋,夏天太热了,你过来以后,我给你租一条船,你晚上住到船上,也能凉快些。
陈慥从未担任过什么官职,但是,在当时的北宋,陈慥陈季常的大名,于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他到黄州的消息不胫而走后,黄州本地的豪侠们,纷纷赶过来,求签名求合影求赏光一聚之类,络绎不绝。
东坡贵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在黄州本地的豪侠之客们看来,不过是大侠陈慥的一个朋友罢了。正是因为有了陈慥的到来,也给初到黄州的东坡撑足了面子。东坡在黄州四年,当地的强盗地痞流氓们,从未找过东坡的麻烦。
到了黄州的陈慥,没有听从东坡的安排,住到江中的船上。而是在酷暑的季节,安身于那间西晒的小屋。东坡和陈慥,白天同游,晚上把酒同聊至深夜,十多天后,陈慥才告别回家。
东坡先生在文中记录,四年的黄州生活,陈慥先后七次,跋涉百里,从岐亭过来看他。每次来,都要携带大量的礼品,贴补东坡的困顿。而东坡先生也曾三次赶赴岐亭,去陈慥的家里做客。两人每次见面,都要盘桓十多天后乃返。
再回到河东狮吼的那首诗。男人惧内,有三种情形,一是怕,二是敬,三是爱。身为江湖之中鼎鼎有名的大侠,又是名门之后的贵公子,陈慥的惧内,大概率还是出于对妻子的爱吧。
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女人,能够撇开公侯将相一般的富足生活,甘愿跟着丈夫,隐居在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里,这个女人,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