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语润耆老实践团:银发声纹里的时代回声
兴华老年公寓的午后,阳光把证书上的烫金小字拓在地板上。语润耆老实践团的第八日,志愿者正将这些印着“优秀奖”的卡片递到老人手中,指尖相触时,有岁月与青春的温度交织。
直播镜头悄悄亮起,没有喧嚣的解说。画面里,曾带着乡音的唇齿慢慢舒展,墙上的拼音表被日光晒得边角微卷,那是八天里反复描摹的痕迹。老人将证书按在膝头,目光掠过镜头时,带着些许羞涩的郑重——像把一段新学的表达,轻轻放进了时光的邮筒。
语言从不是刻板的规范。当这些带着生活褶皱的普通话穿过屏幕,当志愿者整理资料时指尖沾着的粉笔灰落在证书封皮,这场推广早已超越了“教”与“学”。八天只是个刻度,真正留下的,是让银发岁月里的声音被听见的耐心,是让每一道生命轨迹都能与时代对话的温柔——毕竟,能被倾听的声音,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