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忙忙碌碌,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写字了。窗外的树叶已经由绿变黄,估计坚持不了多久了。趁着叶未落尽、秋未走远,停下来欣赏一下秋天独有的风景,也抚触一下被冷落多时的内心。
十一照例回了趟老家,老妈、老院、老房还有许多的老物件,故乡的所有东西都带上了一个老字,总有一丝难言的情绪在里面。网上说,对老家的情感是独属于中年男人的浪漫。不清楚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不过男女总是有一些区别,一个悲秋,一个伤春,或许真是这样吧。
爱人总说我是个不懂浪漫的人,或许只是我们对浪漫的理解有所偏差吧。我理解的浪漫是内心柔软的一刹那,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惆怅,是“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慰藉……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对着某事某物突然愣了一下神,突然停顿了一下,有种似曾相识却又难以描述的情绪。
有人反驳说这是独属于文人的矫情,为了三斗米起早贪黑的牛马没有这么多闲情逸致。我不相信。每个人不管文化高低、阶层如何,总有属于自己的一点思索、一点感触、一点柔软、一点浪漫。只是我们没有文人墨客那个表达能力而已。
十一回来后,生活便如同按下了加速键,工作上好几个项目赶在了一起,昏天黑地的忙了起来。柔软的内心也慢慢又变硬了、麻木了,日子过的也就格外的快。按说忙碌的日子应该是充实的,但是回首这一个月,却似乎是一片空白,留在记忆里的依旧是一个月前回家时的场景和期间抽空跑的一场马拉松。可见身体的忙碌与精神的充实完全是两回事儿。
提起马拉松,突然想多说两句,如今网络上批判者甚多,认为这是一帮闲的没事儿的人凑在一起瞎闹,还要让整个城市买单。带来交通不便、公共卫生等各种问题。不过我倒觉得不如宽容一些,不一定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非要在那天上午完成,而为一群中年人所谓的“梦想”做出一点奉献和支持本身也是一件挺浪漫的事。
昨天下午,趁着闲了下来去图书馆逛了逛,把已经过期的书还了,虽然有些还没有看完。但是依旧想换一批,顺带着着一起换换心情。看着满屋的书籍、皇皇巨著,文人墨客不胜枚举,但当代的作家和作品却不多见,而可以称得上经典的更是少之又少。距今最近的还是莫言、路遥、余华那一代作家,描写的也是父辈们那个时代和生活。
转念一想便想通了,正如那句“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一样,大部分的写作都是经历过后往回看,才能有所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对当下生活的判断、情感,往往是有失偏颇或带有主观情感的。当下我们面对的或许是压力、迷茫、不公,满腹牢骚无人诉说,但几十年以后,当我们耄耋之年,回望这一生的时候,告诉儿孙的或许依旧是要享受生活的美好。
而回看自己这些年写的这些所谓感悟,也会如同看待笑话一般。
但即便如此,我将依然勇往向前,勇敢的生活,肆意的浪漫,真是而热烈,一如这绚烂的秋天,一如这分明的四季。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