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百盛对面的街口,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路边,等候雇主的召唤。
不论风吹日晒,不论寒来暑往,
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的责任,从不间断。
他们,就是烟台最艰辛的人群——务工人员。
小编去的时候大概是在中午时分,
这些装修工们刚刚吃过午饭,在务工人员休息厅中休息。
有的坐在凳子上,有的则直接席地坐在树下。
帽檐一遮,侧身一卧,
就能在午后小憩一会儿。
等待,是他们大部分时间的常态。
偶尔有人来咨询、招工,他们便会蜂拥上前。
他,是老柳,是这些务工人员的头儿。他们,都叫他柳大哥。
老柳今年59岁,精瘦干练,骨子里透着一股大哥风范。
是在小哥道明来意后,一众人推选出来的采访代表。
他的午饭很简单。三个馒头、一袋混合着豆腐干、
花生米和零星肉食的小菜,再加一瓶“冰泉”水,共价值6元。
路边**攘往的车辆扬起的灰土,被他就着馒头咽进肚子里。
一般都是出来一天,在这里等上一天!”老柳热情的说道,
“大活我们都是一起接,一起做;小活就几个人去做。
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哥们们,有福同享,呵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老柳就从事着装修工的职业,
一晃就做了三十多年。几年间,
最奢侈的就是花八十多块钱给自己买件衣服。
“以前的活儿好接,现在的活儿越来越不好接了,
有时候出来一个周都没有活儿”老柳满是无奈的嘬了口大前门,
“现在的装修公司越来越多了,能来找我们的雇主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接的最多的雇主,很多都是老熟人给介绍的。”
“活干的好,自然推荐的也多!”
说到这儿的时候,老柳的眼里,满是自豪。
老柳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烟台修摩托车,
小儿子在福山种地,家里的3、4亩地,
种了一些樱桃、苹果、梨。
偶尔没活儿的时候,老柳也会下地去种,去管理这几亩果地。
谈起爱好、梦想的时候,老柳还挺不好意思的。
老柳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但是去过最大的城市却只是青岛。
“到现在山东省都没出去过”老柳自嘲道,
“这辈子最想去的就是北京,首都嘛!
能去看看,这辈子都值了!如果到了都没能去了,就有点遗憾了。”
“老李最大的梦想是能挣多点钱,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一遍,
让老母亲住的更舒服点;老孙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副像样的渔具,
他喜欢钓鱼,但却用的最便宜的自制鱼竿;
老隋最大的梦想是攒够给儿子结婚盖房的钱,
儿子都三十多啦,终究是要立一个自己的家......”
谈起工友的兴趣爱好来,老柳如数家珍。
他们简单的梦想,很多跟家人有关,
而关于自己想要的,却很少很少......
生活或许磨平了他们做梦的勇气,
但,不会浇灭他们乐观的心。
以前在公交车上看到过明明有座位却站着的务工人员,
问及为什么不坐的原因,是担心弄脏座位......
靠自己双手努力赚钱,务工人员拿着低廉的工资,
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本应值得我们尊敬,
现在却连椅子都不敢坐,应该是这样的吗?
他们,为一间间漂亮的屋子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却依然承受不起屋子主人们格格不入的眼神。
这个社会,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
尊重财富创造者,守护每一份付出,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务工人员更体面。
本帖最后由 所城小生 于 2018-4-24 17:00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