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不只有大海,海鲜,蓝天白云......,还有几条默默无闻的老街,他们见证了烟台的发展历史,他们历经岁月风霜却所剩无几,存在于高楼林立之间,每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厚重的文化。
十字街-历史老街◆ ◆ ◆ ◆十字街,就是这样一条老街,当你踏上这条街,就会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什么叫十字街呢?是因为它横跨大马路,呈十字形,从而命名十字街,虽然叫做街,但实际上只是一条小小的巷子。
街巷不宽,却是烟台最具有历史风情的地方,这个小巷子长只有约500米,宽不足7米,一头连着鼎沸喧哗的都市街道,一头连着有个广阔大海的滨海广场,这样的十字街颇有一种大隐于市的感觉,似乎与周围格格不入,却又和谐的很。
顺着深深浅浅的石墙,精美的雕花石柱,每一处细节都极尽精致。从街头望向巷尾望你可以看到一片浪漫复古的欧洲建筑群,走在其中,街边的每个景象都仿佛慢了下来,不紧不慢的欣赏着,多得是自得其乐的安逸。
在这条街上少见的是高楼大厦,更多的是欧式建筑,它里面遍布着各种民国时期烟台建设旧址,所以这里被冠以“历史街区”的名号。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化,有古典中式的胶东四合院,有西风东渐中西结合的小洋楼,有欧风甚盛的巴洛克风格、罗马风格建筑……
这里的建筑在设计建造上也多途径多渠道,外国人设计投资建造、外国人设计国人投资建造、国人设计投资建造并存……
基督教浸信会教堂旧址 ◆ ◆ ◆ ◆
在大马路的右手边有一条很小很小的胡同,这也是十字街的一部分,靠近最外边的一座建筑是基督教浸信会教堂旧址,教堂设计风格为欧洲巴洛克风格。
这个教堂建于1912年,落成之日,教堂占地约6660平方米,有楼房3幢、平房9幢,房间总计80间。其中,主堂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人做礼拜。
1966至1976年期间,教堂内部设施及所藏经典遭到了严重破坏。教堂除主堂、右侧前方耳房3间外,原有的钟(塔)楼、其他附属建筑已全部拆除。
2004年,大马路美国浸信会基督教堂旧址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烟台市少年图书馆◆ ◆ ◆ ◆
再往里走是烟台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你流连忘返。
这个图书馆建于1925年,由东西两组院落组成,砖木结构,为四面围合的两层楼房,向面立画为双层回廊,建筑门窗分格楼梯构件。回廊栏杆及屋檐板木雕图案等,带有早期东西结合的装饰风格。
烟台十字会成立于1926年内设恤养院、育德小学、普济医院、平粜局、因利局、惜字会、栖流所等机构,在胶东各县设分会和收容所10处,1949年停办。
现在被作为儿童图书馆,在里面有着存放着各种少儿书籍可供观看和借阅,每到周末这里就成了小孩子们的天堂。
俄国领事馆旧址◆ ◆ ◆ ◆
在十字街上还有见证烟台百年风雨的《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大马路东端北侧,一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色两层小楼,为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滨海广场,平添了些许沧桑和厚重。
1904年建设后苏联领事馆在这里办公,2006年,俄国领事馆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幢见证了烟台100多年风风雨雨的小楼,静默于绿树丛中。忙碌的人们,每天从它身南的大马路上穿梭而过,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
烟台市建设局旧址◆ ◆ ◆ ◆
也有1921年建设,1938年始烟台市建设局在这里办公、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中西合璧二层小楼……
现在的十字街里面不少老建筑已充作各类酒吧、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似乎并无不同,但是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
与隔壁的广仁路同是相比,十字街少了份商业气,保住了历史风貌。
◆ ◆ ◆ ◆
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历史老街,当你真正走近它,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块石条、每一级木梯、每一扇窗户,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作为历史文化古街,与历史对话,唤起城市历史记忆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而十字街有着完整的风貌,有着众多的古迹,身处其中,那一幕幕历史故事,让我们不由自主沉浸其中......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