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灯塔座落在烟台港东端风光秀丽的烟台山上。在市区的很多地段,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座白色的塔矗立在小山上,像一位站岗的士兵。然许多人只知灯塔的今夕,不明其过去。今天就来带大家追溯一下烟台山灯塔的前尘往事...
文人笔下的烟台山灯塔
烟台山灯塔,在烟台人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座灯塔是烟台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也在很多文学作家的笔下出现,比如冰心奶奶的作品。
她曾满怀深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最喜欢在风雨之夜,倚栏凝望那灯塔上一停一射的强光,它永远给我以无限的温暖快慰的感觉!"
烟台山灯塔还被誉为“黄海夜明珠”,烟台新城市形象标示、烟台啤酒商标、烟台山酱料商标图案等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这座烟台山灯塔,可见他在烟台人们心中的地位。
灯塔的前世今生
灯塔因烟台山而得名,而烟台山之名则来源于古时的“狼烟墩台”。现在我们一起登上灯塔,俯瞰烟台市区的市容市貌,我们往东方俯视,古香古色的大青砖建筑就是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止倭寇侵扰在此修建的狼烟墩台,白天生烟,夜间举火作为报警信号,又称狼烟台,这也是烟台山和烟台市名字由来的原因。
现如今,烟台山灯塔每天由专人负责准时开关灯,指引着轮船进出港;作为旅游景点,每天会有众多游人登上49.5米高的塔顶欣赏烟台的靓丽黄金海岸。可是,很少会有人知道,这并不是烟台最早的灯塔,而且在此之前烟台还有过三个灯塔。
烟台最早的灯塔
烟台最早的灯塔在崆峒岛上。虽然说烟台最有名的灯塔是烟台山灯塔,但是它却不是烟台最早的灯塔,最早的灯塔在崆峒岛上。
崆峒岛灯塔网络资料图
崆峒岛上的灯塔建成于清同治六年的1867年5月1日,烟台东海关在崆峒岛建成卢逊灯塔,时为烟台境内第一座灯塔,后改为烟台灯塔。烛力约为1000支反射定光灯。
在烟台山灯塔之前,当时的烟台境内已经陆续出现了另外两座灯塔:1874年12月15日,境内的成山头建成了烛力是崆峒岛7倍为7千支定光灯的灯塔。1882年英国人把持的烟台“东海关”在长岛的猴矶岛上又修筑了导航灯塔一座。烟台山的灯塔,应当是烟台境内的第四座现代灯塔。
烟台山灯塔前身
烟台山灯塔的前身只有简易的灯楼和旗杆。1868年(清同治七年)东海关在烟台山顶原烽火台上建起带木柱屋顶的简易灯楼和旗杆,指挥着来往进出烟台港的船只和预报天气风信情报。
烟台山上老烽火台和灯塔
1893年烟台第一次发行中英文对照的商埠邮票时,图案就是烟台山和山上的烽烟台、旗杆和灯楼,可见其来历。
第一座烟台山灯塔
第一代烟台山灯塔历时77年。1905年,东海关把简易灯楼、旗杆拆除,改建成一座造型别致的灯塔,设三等明灭灯一盏,烛力33000支,由专人管理瞭望,这时在崆峒岛设的烟台灯塔改称为崆峒岛灯塔。
图为1905年建的烟台山灯塔
1982年,历时77年的铁制灯塔被肢解,584年的砖砌烽烟台也被拆毁。为啥拆除灯塔,当初主要是考虑到老灯塔年久失修,高度也偏矮,不能满足引航的需要。
烟台山灯塔的建成
第二代烟台山灯塔沿用至今。“第二代烟台山灯塔”是1986年8月1日正式动工建设,1988年4月,新建成的新灯塔矗立在原灯塔西侧山顶上,也就是如今的灯塔。
新灯塔是由清华大学所设计修建,塔高49.5米,共13层,底部三层采用古堡式建筑模型,在顶部设有360度旋转照明灯,每9秒转动一次,最远直射距离可达30海里,为海上航行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新灯塔刚建起那阵儿,这可是烟台市区内最高的建筑物,被当作烟台市标。站在塔上,市区内的景色一览无余。
烟台山灯塔一直以来伫立在烟台山上,它俯览全市,远遥海上,它是长明灯,是导航员,照亮了悠长的海岸线,日日夜夜为进出港的船只指引着方向。无论你何时何地望向它,它都在那里静静的守护着这座城市。
云起云散,时光悄然流逝,但烟台山灯塔的故事,却牢牢定格在城市的记忆中,经久不散...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