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最大的自制行为也许就是去图书馆的时候,碰见自己最想看的书也不会去借,多次借书的经历告诉我,书你借了你也不会看的,既然如此,那还借它做啥。
刚才看了今年heland文科状元的高考作文,第一段就让我有一种听见火影佩恩出场背景音乐的感觉,极其震撼但是却不知道哼唧的是啥。那高大上的感觉真的只有六道佩恩才配得上,但是到底哼的啥也许佩恩自己才能知道。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全文,能看懂人家到底写的啥我也会深表佩服,这句话的潜台词自然就是我也没看懂。摘选文章开头的第一段,以表达我的崇敬之意。
长河霜冷,时空阒寂。历史的泽畔总行吟着两种身影:或单枪匹马,损人利己,终唇亡齿寒,难致彼方;或携手同行,团结共生,终得命运共同之花,灼灼盛放。
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个高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刻苦学习?应该会有,但是数量应该极少,我想那些准备复读的应该还在刻苦学习吧。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养成学习的习惯,我们学习的目的也应该是让我们养成学习的习惯吧(这个话题真的好深,暂时就先让我下这么个轻易的结论吧),正因为相同的目的,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学习不会冲突。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高考生考完之后就很少有人还坚持刻苦学习?学习难道不是一个持之以恒一生的习惯么?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想没人会认为知识没有用处,那些说知识无用论的可能更多是反对当下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太多人学习的兴趣,填鸭式的教育扼杀了太多人的想象力,而现在这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却又离不开想象力。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制造了更多有着书本知识却缺乏足够想象力的工具人,嗯,我这里用的是制造,我这里用的是工具人。一个文科高考状元想得高分的话就不能好好的说人话了。
特意去查了哈佛注重的是什么能力,排第一的能力就是分析和创造性思维。那些说欧美国家也照样很卷的,不知道他们的孩子的目标是不是哈佛这样的大学,那么问题来了,他们那么卷是怎么来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而我们这么卷,我们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还剩多少?
下面是百度的一个哈佛的面试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自己做下。题目如下:
五个强盗抢到了100个宝石,每一颗都一样大小和价值连城。他们决定这么分: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下的4人表决,当且仅当半数或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丢进大海喂鲨鱼。如果1号死后,再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下的3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半数或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丢入大海喂鲨鱼。以此类推。条件:1、每个海盗都是很聪明的人,都能很理智地做出判断,从而做出选择,并且严格遵守约定;2、海盗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要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便会投赞成票;3、出于海盗的天性,海盗们都首先希望保全自己,然后希望其他人被对丢入海中喂鱼。看起来抽到1号签的海盗要倒霉了。问题是,第一个海盗要提出怎样的方案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化?
与其批驳那些说知识无用的人,真不如反思一下我们国家的教育为什么走到了今天?为什么我们许多学子一出校门就很少再去看书,为什么我们许多人没有终身学习的习惯,难道学校学到的东西就能用一辈子了?假如让孩子上大学的代价是厌倦了学习,这真的是一个极其高昂的代价。人生的路真的很长,大学只是那么几年,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