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跑步有关的那些事(四)
前天早上,跑完步后,习惯地发个圈,配上一段文字,
料峭春风吹梦醒,微冷。
山头朝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跑过路,真酷。
有风有雨也有晴。
想一想,这十年来,有风有雨的生活,如果没有跑步和马拉松的相伴,也许,我早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未尝可知吧。
2013年秋,因为酒后的一个玩笑,我报名参加了烟台莱山半程马拉松的比赛。也就是在那个比赛中,我发现了好几位我熟悉的面孔。也是经过他们的介绍,我加入了一个团队。
2014年春节前,团队在碧海大厦开年会的时候,领导说起了来年的参赛安排。大连国际马拉松,也就是在那天,进入了我的视野里。
在决定报名大马的全程马拉松比赛前,我跟随着团队的跑友们,进行了好多次训练,我也已经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半马的距离了。报名全马的比赛,实在是出于一种对原本高不可攀的境界,尝试挑战的懵懵懂懂。
这些年,也有很多跑友咨询过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参加全程马拉松的比赛呢?我通常都是这样回答的,
“只要你在平常的跑步中,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十公里,那么,你就可以大胆地报名半程马拉松的比赛。半马是适合所有人的游戏,而全马,却是极限运动。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跑全马。
“如果你没有专业运动员的背景,也没有当过兵,或者其他类似的经历,那么,你在报名全马比赛前,你至少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
“第一,你可以轻松地跑完半马。
第二,你至少坚持跑步一年以上了。
第三,在参加全马比赛前,你已经完成了至少两次以上的30公里 的跑步训练了”。
话虽如此说,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在交了报名费以后,我的工作,突然忙碌起来了。乃至于,原本给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大都输给了接二连三的加班了。在跟随着团队一起,登上开往大连的轮船之前,我最远一次的跑步距离,只有28公里。
很多跑友,都有过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跑崩了的经历。坦率地说,这种事,我遇到的次数,真的不多。并非我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自认为,入坑以来,我一直都是个用脑子跑步的人。
只有一次28公里的长距离,就敢报名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这实在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我的马拉松生涯,就是这样,在荒唐中拉开了序幕。
那一年的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是至今为止,我遇到的唯一一场五小时关门的比赛。也就是说,发令枪响五小时后,终点的拱门就关闭了。在这之前,没有冲过终点线的人,都属于没有完成比赛。
而其他马拉松比赛,包括国内最顶级的几个赛事,都是六小时关门的,也有六小时十五分关门的。2014年的大连国际马拉松,是唯一一场五小时关门的比赛。
如果首马就被关在门外,怎么办?我们一起去参加比赛的二三十位跑友,如果只有我没有完成比赛,怎么办?
2014年5月10日,午后,在大连金石滩公园的沙滩上,我的脖子上,挂着沉甸甸的完赛奖牌。4小时26分,我在关门之前的半个多小时,跑到了终点。赛前忐忑不安的纠结,一扫而空了。
那天的大连,雾气沉沉的天气,潮湿而又混沌。我踱步在沙滩上,环顾四周,仿似时间静止了,怅寥廓,这世界,怎么了?
我是谁?这是我吗?我居然也能完成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那天,那时,我由衷地感觉到,我就像一只凤凰,在熊熊的烈火中,涅槃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