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跑步有关的那些事(十二)
在江南工作生活近四年的时间里,我每天最关心的事,除了吃喝,也只有玩乐了。闲下来的时候,在手机上查找最多的信息,还是关于旅行方面的内容。
这段时间,苏皖浙沪赣地区,大大小小的城市,我去过的,大约有六七十个了吧。这一带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多数都有所涉猎。
这四年,除了八九月间,酷暑难耐的一个多月,其他所有的休息日,我几乎就没有在家里待过。四年间,我一直都在路上,在江南大美的风景里,快活地徜徉。
身在江南,乐不思鲁。偶尔想起烟台的时候,最为思念的,除了铁记拉面,也就是鲁大操场了。
十六年前,我刚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是在白石村新石路小学的操场上。那是个半废弃的操场,泥土的跑道,因无人管理,一下雨,就会泥泞不堪,好多天都无法进入。
于是,在这个时候,我和鲁东大学的操场结缘了。尤其是八年前,因为房地产开发,新石路小学和附属的操场,都在工程机械作用下,统统被荡为平地以后,鲁大的操场,就成了我日常跑步的唯一选择了。
虽然过去的这四年,我在鲁大操场跑步的次数不多。但是,粗略算一下,即便是不算鲁大南操场,和北山的新操场,单单是在鲁大过街天桥边的主操场上,这十多年来,我在这块跑道上跑步的距离,肯定超过一万公里了。
这块操场的每一寸跑道,都留下过我的汗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一个时间段里,这里都印记着我跑步的身影。
晨曦中,我和跑友们在这里竞相追逐过。
上午,大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我独自在跑道的最外侧跑过。
中午,烈日炎炎的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耐热能力,我太多次在大太阳底下跑过。
一个人,拉距离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选择下午来这里刷圈。
傍晚的大操场,也是其最热闹的时候。不过,如果偶遇到了暴走团,也是挺悲催的。
普通人,进入梦乡的时候,也是大操场最美妙的时候。一个人,聆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从看台方向,返过来的脚步的回响声,和着自己的心跳,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如此的状态吧。
午夜后,最适合一个人跑全马。戴上骨传耳机,听着书,或者自己喜欢的讲座,没有任何干扰,一个人,在这条跑道上跑一百多圈。这样的事,我和鲁大的大操场,一起共度过很多次如许快乐的美好时光。
我和鲁大操场的感情,最难忘的,是2016年六七月份间,贵阳马拉松的比赛日,我报名了线上的全马比赛。那天,距离我父亲去世,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那天凌晨,十二点多一点,从闹钟声中醒来。外面下起了大暴雨,雨之大,把我家楼下的道路都冲垮了。我的车,原本停在路边的车,也开不出来了。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午夜时分,我一个人,背着一大包饮料和水,步行来到了鲁大的操场。
操场上,赛道的积水,顺着昏暗的灯光看去,宛若泽国一般。那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从午夜一点多,我开始了一个人的,线上的贵阳马拉松的比赛。
天光大亮时分,跑道上的积水,逐渐消遁于无形了,我相熟的跑友们,接二连三,也都纷至沓来了。
感谢跑友老万,我的42.195公里的比赛,最后三公里,我精疲力竭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跑到我的前面,带着我,一起跑。
感谢于兄,和老万一起,陪着我,最终完成比赛的那一刻,为我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抬望眼,悲从中来,欲哭无泪。
仰天叹,生之凄苦,前路漫漫。
从那天起,此生,每年贵阳马拉松的比赛日,我都不再跑步了。